Workflow
当前时间,我们如何看待液冷
英伟达英伟达(US:NVDA)2025-08-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液冷散热行业 尤其聚焦于高功率设备如服务器领域的数据中心散热[1] * 国内液冷热管理企业 例如英维克 在英伟达产业链中处于早期阶段[6] * 国内液冷组件制造企业 正通过代工和模具供应切入海外市场 如通过西虹、AVC或富士康等渠道[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液冷技术是超高功率散热的必然选择 当服务器机柜功率超过20千瓦时风冷无法满足而必须采用液冷[1] * 液冷能提升数据中心信号传输效率 增加机柜数量会导致机柜间传输效率低且损耗大 而液冷系统更为合理[4] * 液冷技术发展历经风冷、连板式液冷到浸没式液冷 当前GV300级别的连板式液冷是市场热点但其热管理体系仍处早期阶段[1][5] * 液冷系统市场空间巨大 国内柜内设备价值量约六七十万元 加上柜外设备可达百万级别 根据英伟达GB300明年原厂出货预期6到7万台加上白牌厂商总计约10万台 仅柜内设备市场空间就达六七百亿元 加上谷歌亚马逊等公司的ISIC方案 整体是千亿级别市场规模[7] * 液冷行业市场规模大于PCB产业链且增长更快 国内厂商正从低端部件向高端核心部件发展 从TIER 3到TIER 2再到TIER 1 预计今年以冷板为代表的产品进入验证阶段 明年逐步落地 2027年可能产生TIER 1供应商[7] * 液冷模组需经英伟达认证 TIER one和TIER two供应商需验证 但T23环节的TIER two已对质量负责故无需额外认证 使得部分国内冷板代工产能可快速进入体系 许多公司在六七月份已开始生产并贡献收入 而CDU和UQD因涉及复杂系统工程验证进展较慢[10] * 冷板进展最快 因通过TIER two供应商间接进入体系 CDU和UQD进展较慢因产能未完全打满且需紧密外包及认证[11] * 液冷技术关键要求包括稳定可靠性避免漏液 成熟运营经验和渠道确保沟通 充足产能满足海外订单[14] * 液冷技术发展趋势包括提高散热效率和稳定性 传统导热硅脂成为瓶颈 未来可能被石墨烯或液态金属替代 此外管路和软管等组件价格较高但云厂商和英伟达等愿支付溢价以确保稳定运行[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在PCB领域中国大陆占全球60%至70%产能份额 但在液冷热管理体系方面因之前市场规模小应用有限 基础较弱 目前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企业较为强势[6] * 液冷行业当前面临市场分歧及美股调整导致板块回调 但仅是小幅回调而非行情结束 从空间看是千亿级别大市场龙头企业市值还不算高 从时间看每个季度都有新进展 行业具长期投资价值[8][9] * 散热体系是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之一 与电力供应同等重要 支撑算力发展 从风冷到液冷、芯片级到系统级的价值量变化及从0到1过程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增长潜力[19] * 投资者目前是投资液冷行业的好时机 市场仍处早期阶段 从第一梯队到第二梯队刚开始形成 未来更多公司介入Tier 2供应链将带来更多机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