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氏技术20250821
道氏技术道氏技术(SZ:300409)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池材料 - 公司:道氏技术 --- 单壁碳纳米管性能与产业化 - 性能指标 - 粉体基底比:100120(2024年为80100),国内领先(进口产品7080,国内同行普遍<100)[2][3][5] - 比表面积:1,0001,300(2024年为9001,000),优于国内同行(部分仅800900)[2][3][5] - 固含量分散度:4/1,0008/1,000[3] - 产能规划 - 2025年底:50吨/年 - 2026年中:120吨/年[2][6] - 销售与市场 - 售价:酸性粉体>1,000万元/吨,浆料约10万元/吨(固含量相关)[7] - 销售形式:主售浆料,未来或出口粉体[7] - 需求结构:数码/消费领域占比>80%(配套硅碳负极)[8][9][10] - 应用前景 - 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因高倍率、续航需求提升,应用潜力显著[9][10] - 动力领域:2025年底预计大规模放量(已完成小试、中试)[12][13] --- 硅碳负极材料 - 市场需求 - 消费电子:2025年需求1,0002,000吨(2024年翻倍至大几百吨)[22][23] - 动力电池:验证周期约3年,2025年为应用初期,2026年或放量[24] - 性能与产能 - 首效:87%(行业平均8384%),倍率性能优异(0.2C10C快充效率9093%)[29] - 产能:2025年底100吨/年,2026年7月200300吨/年[25][28] - 成本与定价 - 消费数码客户价格:5080万元/平方[27] - 动力领域用量:10%添加量对应70吨/GWh,20%对应100120吨/GWh[27] --- 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 技术研发 - 布局领域: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高镍三元、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16][17] - 固态电池研究院:聚焦AI for Science,优化分子动力学计算[16] - 固态电解质 - 产能:吨级产线(氧化物/硫化物),小批量出货[19] - 半固态优势:与现有锂电产线兼容,产业化进程快于全固态[18] - 锂金属负极 - 合作: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发高温熔融法,一步法成膜(幅宽10cm,厚度1020微米)[30] - 应用前景:全固态电池终极方案,目前处于原型机测试阶段[30] --- 其他关键信息 - 客户反馈 - 单壁碳纳米管可平替进口产品(国产市占率<20%)[14] - 头部客户浆料需求:2,0003,000吨/月(供应商以俄罗斯代理商为主)[15] - 行业趋势 - 半固态电池:优先产业化(航空航天、无人机等高能量密度领域)[18] - 全固态电池:政府示范项目推动,电芯厂规划中试线[18] -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团队:200+专项研发人才,深度合作上下游客户[16][20] - 产业化能力:注重一致性、稳定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20]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基底比提升:80100 → 100120[3] - 比表面积提升:9001,000 → 1,0001,300[3] - 硅碳负极需求:2025年1,000~2,000吨[23] - 浆料价格:10万元/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