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普医疗20250823
乐普医疗乐普医疗(SZ:300003)2025-08-24 22:47

公司概况 * 乐普医疗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医美、创新药及神经调控技术的医疗器械与药品公司[2][7][10] * 公司基础业务稳定 现金流良好 每年保持6-8亿元分红并持续进行股票回购注销[5][14] 财务表现与预期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基本持平 二季度利润同比大幅修复[3] * 心血管业务增长接近8% 药品制剂板块企稳回升 但体外诊断和外科器械有所下滑[3] * 预计2025年全年利润为10-11亿元[2][4] * 预计2026年整体增长10% 主要由创新药品和新产品驱动 传统业务保持稳定[2][6] * 未来几年计划保持每年5%-10%的稳健增长[16][41] 核心战略方向 * 未来战略重点是维持基础业务稳定 并在医美、创新药品及新型器械三大板块实现突破[2][7] * 医美板块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已获得多个产品注册证[2][7] * 公司正在推进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2][13] 医美板块 * 已布局童颜针、水光针等产品 计划推出PDRN注射针和热玛吉设备及耗材[7][8] * 今年8月初开始发货 目前销售情况良好[8] * 通过直营渠道、经销商渠道及电商平台覆盖市场 同时组建公立医院医美营销团队[8][19] * 采取科学化和大众化策略 强调产品机理清晰、疗效确凿 瞄准85后高知人群[5][17][18] * 将传统水光针价格从6000元降至3000元 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18] * 预计未来三年内营收可达20-30亿元 利润7-10亿元[8] * 预计明年(2026年)收入目标为6亿元 净利润率可达45%-50%[36][42] * 预计销售费用不会超过20% 净利润率可能达到50%左右[15] * 高端童颜针用于填充 售价8880元 但核心产品是定价5880元的童颜水光针[32] 创新药品 * 重组肉毒素已进入一期临床 同时布局其他皮肤科制剂线[2][9] * 明维主要围绕减肥、降脂、降糖和降血压等代谢疾病进行产品线布局[10] * GLP-1药物109表现出色 中国一期临床结束二期进行中 澳洲一期临床接近结束[11] * 109的1.5剂量38点针剂效果相当于礼来的3毫克增剂[11] * 正在推进口服版本109 国内一期临床已完成 正在进行45毫克剂量测试 每天15毫克即可达到显著减重效果[11] * 其他新药项目包括110(用于增肌 效果相当于BMA剂量的30%)、117(临床前阶段)、105(基于GLP-1针对FGF21治疗肾病)和203(用于降血脂 已进入一期临床)[12] 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 * 正在推进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 包括CCM、中风后瘫痪、癫痫、尿失禁等多种适应症[2][13] * 通过无创与有创两条路径推进主动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2][13] * 无创脑机接口收费标准约为三四千元 用于中风病人的康复治疗[29][30] * 有创脑机接口通过支架形式将传感器植入椎动脉中提取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干预 用于癫痫患者[30] * 未来五到十年 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的结合将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31] 其他器械业务 * 药物球囊和切割球囊集采价格预计降至2700-3000元 渗透率预计从25%提升到50%-60%[21] * 切割球囊集采后价格预计降至3000元左右 销量有望增加50%-60%[21] * 可降解封堵器渗透率还不到5% 如果通过医保集采降价有望显著提高渗透率[22] * TAVA产品上半年实现5000-6000万元销售额 逐渐得到医生认可 处于放量阶段[22] * 在影像设备领域已推出血管内超声(IVUS)设备 去年已有151台设备投入使用[38] * 应对集采政策变化 推出技术稍先进的超声产品 预计11月份获得批准[40] 政策环境 * 国家医保局提出"反内卷"政策 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唯一标准 支持创新药械发展[24] * 当前集采政策相较以往更加温和 企业可以选择最低价进入市场[25] * 希望医保局能够制定明确标准以区分真正具有临床价值或经济效益更高的创新产品[26] 子公司与新泰医疗 * 新泰医疗预计2025年全年利润目标为4亿元[26] * 可吸收软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随访效果非常好[26] * 计划将左心耳可降解封堵器推向国际市场[27] * 发现利用可降解分度器解决大支架无法处理的新增长曲线 市场潜力巨大[27] 研发与BD策略 * 在BD方面 药品具有专利保护全球竞争力高 而器械技术复杂度高即使有专利保护他人也能较快研发类似产品[44] * 在选择合作企业时 潜力较大的药物倾向于与大企业合作 细分市场药物可能选择与小企业合作[45] * 对于没有明显技术门槛的创新项目会更加谨慎[47] 其他业务与市场 * 在血糖监测方面布局有创和无创血糖仪[48] * 有创CGM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 但市场竞争激烈盈利前景不明朗[48] * 无创血糖仪第一代产品尚未正式销售 重点放在第二代长期动态管理无创血糖仪 预计今年年底获得认证[48][50] * 新一代植入式CGM产品已提交注册申请[48][50] * 出海业务目前主要通过海外贸易进行 暂时没有在境外进行生产研发或直销的计划[51] * 重点关注创新产品的海外临床试验和对于创新药物的知识产权(IP)出海[52] * GLP-1销售渠道上 医美机构是一个重要且潜力巨大的销售途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