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同飞股份专注于液冷温控解决方案 业务覆盖数据中心 储能和半导体设备三大领域[2][3][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数据中心液冷市场 * 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不到20亿元 2025年预计接近50亿元 2026年有望达到百亿规模[3] * 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2024年规模已超过百亿 2025年可能达到300亿 2027年或英伟达M172出货10万台时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千亿[3] * 同飞股份的核心产品CDU和manifold占据液冷系统价值量的30% 加上一次侧换热器和冷塔等设备 公司整体业务系统价值量可达40%[2][3][4] * 公司产品在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中占据10%的份额 仅考虑现有产品对应150亿元左右目标市值[2][7] 储能液冷领域 * 同飞股份在储能液冷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市占率达40%-50% 与阳光电源 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2][5] * 公司通过技术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一季度实现利润6200万元 二季度预计环比持续提升[5] * 公司拓展了LG 三星等海外客户 即使面对国内客户 其订单结构中终端应用于海外的比例也提升至60%-70%[5] 半导体设备液冷领域 * 半导体设备对温控精度要求极高 最高需达到±0.02℃ 远高于数据中心(±0.1℃)和储能领域[3][6][8] * 同飞股份是国内少数能够进入该高精度温控要求领域的厂商之一 凭借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能力在严苛竞争环境中胜出[6][9] * 公司逐步拓展了北方华创 信息微装 晶盛机电 华海清科 上海微电子等重要客户 预计2025年相关收入有望达到1亿元左右[9] 财务业绩与估值 * 公司2024年进行了超前投入 扩展新产能并拓展海外市场 短期盈利受储能价格战影响[3][10] * 预计2025年进入收获期 2025年和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3亿元和4.5亿元 对应当前市值约110亿元[2][3][7][10] * 对应市盈率2025年为35倍 2026年为25倍 相较于液冷行业同行50倍甚至100倍以上的估值 公司目前估值仍然偏低[10] * 展望2027年和2028年 当全球千亿规模的储能市场和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形成时 公司有望获得4到5亿元利润[1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在机加工 铜管路和冷板技术方面具备丰富储备[3] * 公司是液冷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和持续推荐的标的[3][11]
同飞股份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