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云计算、半导体及算力产业链[1][2][4] * 核心公司为阿里巴巴[1][2][5] 核心观点与论据:阿里巴巴的战略与投入 * 阿里巴巴过去四个季度在AI基础设施和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千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二季度资本开支达387亿元 是去年同期的3.25倍[1][2][5]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用于AI和云计算设施建设[1][2] * 云计算业务收入达333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三年来最高增幅[2] *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2] * 公司正测试自研AI芯片以替代英伟达240芯片 该芯片比含光800功能更强大[1][2][3] * 公司为全球AI芯片供应和政策变化准备了后备方案 包括与不同合作伙伴建立多样化供应链储备[2] 核心观点与论据:算力产业链趋势与机会 * 二季度国内外算力产业链(PCB 光模块 AI服务器)业绩超预期 预计需求将持续增长[1][4] * 需求增长受益于英伟达GB200/GB300放量及ASIC大幅增长[1][4] * 国内需求与海外需求共振 对整个商业产业链有较大带动作用[4] * 国产卡功率更大 同等算力规模对AIDC消耗更大[2][8] * 华为Matrix 384卡对光模块等上游配件消耗量是英伟达卡的5-6倍[2][8] * 华为Matrix 384柜子的GPU与光模块配比是1:18 而英伟达约为1:2.5[8] * 全国产化路径将强劲刺激相关板块[2][8] * 液冷技术必要性增强 AI芯片功耗提升(如910C功耗达750瓦)催化液冷市场规模扩大[2][24] 核心观点与论据:投资机会与受益公司 * 国产算力芯片企业:寒武纪 海光 中兴 盛科通信 芯源 万通发展受益程度较高[2][9] * 国产光模块企业:华工科技(拓展思科和Meta市场) 光迅科技 剑桥科技(上调2026年海外出货量预期) 联特科技[9] * PCB产业链:生益科技 沪电股份(交换机相关) 胜宏科技 景旺电子 深南电路 生益电子[3][4] * 芯片制造与测试:中芯国际(晶圆制造) 伟测科技 盛科纳米 立昂芯片(芯片测试)[3] * IC载板:星晨科技 生产电路[3] * 存储芯片:兆易创新(GDDR)[3] * 交换机及相关设备:星网锐捷(锐捷网络) 紫光股份 菲菱科思(给华为新华三代工) 共进股份 盛科通信 AI业务营收增长迅速[10] * 液冷技术:申菱环境 川润股份 同飞股份(东南亚出海计划) 高澜股份(进军北美市场) 英维克[2][11][24] * 电源:科华数据(也是IDC供货商) 欧陆通(服务器电源) 中恒电器(国内HVDC主要供应商 推出800伏整联模块) 麦克米特 阳光电源[3][11][23] * AIDC板块:奥飞数据 数据港 润泽 大卫科华 万国数据 4G互联 新易网 财务表现良好 有望承接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1][6][7] * 算力租赁:润建股份 友方科技 有望承接互联网公司的国产芯片需求[12] * 散热材料:4全新材(液冷散热)[3] * 供配电设备:金盘科技(变压器和电力模块 推SIT样机) 名扬电器(开关柜) 伊戈尔(巴拿马电源独供移相变压器)[21][22] 其他重要内容:市场影响与估值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带动海外中国公司估值提升 可能模糊拍出2.7万亿至2.8万亿人民币市值空间 即约30%增长空间[2][15] * 阿里涨幅对海外中国资产的估值拉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2][12]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大型科技公司技术迭代持积极态度 首选阿里 腾讯 网易等熟悉的大型公司[14] * 百度昆仑芯片可能推动其市值修复[16] * 海外中国互联网券商(富途 老虎证券)及港交所等资产交易平台也值得关注[17][18] 其他重要内容:产业链扩展 * 电子部铜箔等关键新材料需求增加 供给扩大[19] * 建筑公司(如上海建科)在数据中心项目方面积累经验 半导体洁净室市场需求增加[20] * 阿里巴巴的发展与电子半导体领域关联 核心问题在于芯片制造[13]
阿里未来三年AI投资3800亿,看好产业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