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锂电池行业 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以及上游材料环节如铁锂材料 三元正极 负极 隔膜 电解液 铜箔等[1][4][8][12][13][14][21][23] * 涉及的公司包括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孚能科技 国轩高科 欣旺达 中创新航 湖南裕能 龙蟠科技 恩捷股份 新源材质 德福科技 佳源 多氟多 厦钨 新宙邦 容百科技 华友钴业 中伟股份 尚泰 中科创达等[1][4][5][8][12][13][14][21][22][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2025年二季度锂电池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35% 环比增长18% 其中动力电池增速36% 储能电池增速51%[1][4]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等增速超30% 但孚能科技有所下降[1][4] * 预计2025年三季度国内锂电池排产360GWh 同比增长48% 环比增长12% 主要受益于购置税退坡引发的抢装和储能市场强劲需求[1][4] * 海博思创等储能企业出货量显著增长 Q2出货接近26.5GWh Q3预期9-10GWh 同比环比增速40%以上[4] * 碳酸锂价格下降是电池单价下降的主要因素 但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因动力电池及海外市场占比提升 平均商单价有所上涨[1][5] * 各公司单位净利分化 宁德时代2025Q2单位扣非净利约0.1元 亿纬为0.02元 中创新航为0.01元 国轩高科接近盈亏平衡 欣旺达和孚能仍有亏损[5] * 2025年二季度动力电池行业平均毛利率22.5% 同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3% 同比上升约1.7个百分点[1][6] * 剔除部分企业后 行业平均估值在17-18倍左右 欣旺达约16倍 宁德时代和亿纬在17-18倍之间[6] * 铁锂材料环节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湖南裕能2025年上半年出货接近50万吨 二季度出货26万吨 同比增长约50% 环比增长15%以上 高端产品出货超11万吨 占比超40%[8] * 预计湖南裕能全年出货可达100万吨以上 同比增长40%以上[8] * 龙蟠科技二季度铁锂出货4.4万吨 环比增长30% 印尼产能放量显著提高产品单价及盈利能力[8] * 电解液市场与碳酸锂价格强相关 碳酸锂价格波动对电解液市场影响显著[10][11] * 2025年二季度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 对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企业造成冲击 部分企业出现减值损失[11] * 预计碳酸锂价格将在三季度回升 上游涨价压力减弱将缓解中游企业压力[11] * 多氟多2025年一季度六氟磷酸锂单吨盈利5000-6000元 二季度受碳酸锂跌价影响降至约4000元 预计三四季度价格上涨2000元左右 加工费可达5000元[11] * 隔膜市场2025年二季度已基本见底 恩捷股份上半年隔膜出货量约45-46亿平方米 二季度出货约25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超50% 环比增长约20%[12] * 二季度隔膜价格环比微降约5%-10% 但三季度已基本企稳[12] * 锂电铜箔市场表现良好 德福科技和佳源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实现扭亏为盈[13] * 加工费相比去年至少有2000元涨幅 并将延续这一趋势[13] * 高端产品如高抗拉强度铜箔适配硅基负极需求增加 加工费及盈利远优于常规产品[13] * AI技术的发展对高端电子电路铜箔行业产生显著刺激作用 预计保持高增长态势[15] * 加工费维持在约15万元左右的高位 利润率超过50%[15] * 三元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32万吨 同比增长7% 全球下降约5%[21] * 前驱体环节需求平稳 份额集中度较高 华友钴业 中伟股份等一体化公司盈利弹性较好[22] * 负极材料利润丰厚且多样性强的领域 上半年快充负极需求强劲 尚泰 中科创达单吨盈利良好[23] * 新技术如硅碳负极应用前景广阔 将带来估值弹性[23] *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整体表现"见底" 电池环节优先开始改善[24] * 购置税减半政策以及以旧换新第三轮下发 加上金九银十的基本面情况 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26] * 固态电池市场前景乐观 上半年全固态订单达4-5亿元 预计全年超10亿元 毛利率45%-50%[3][18][19] * 上汽名爵MG4半固态车型价格不超过10万元 有望实现商业化[3][19] * 2026-2027年将逐步实现大规模设备投放及产能出货[3][19] * 先导智能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70%[2]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淡旺季行情值得重视 每年春节前后及金九银十都是重要时段[2] * 9月份电池行业排产预计同比增长40%以上 环比增长7到8个百分点[2] * 头部企业在锂电设备端扩产积极[2] * 固态电池产业趋势增强 在国家补贴政策推进下 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7年进行小规模装车示范[2] * 各环节龙头公司在第三季度几乎满产 头部企业驾动率回升至90%以上[16][17] * 供需关系正在收紧 产能利用率相比去年有所提升[17] * 行业内同质化向高端化产品转型趋势明显[18] * 全固态整线设备开始量产[18][19] * 在材料环节方面 一些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包括清陶链 先惠 丽源亨 纳科等设备公司 以及当升科技 翔丰华 三祥等材料公司[20] * 在硫化锂与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领域 道氏技术 上海洗霸及海神药业等也具有潜力[20] * 欧洲市场回暖 美国市场相对平淡[21] * 国内受铁锂挤占影响[21] * 钴库存收益显现[21] * 容百科技仍存在亏损 但五矿资源通过提升产品结构已扭亏为盈[21] * 前驱体环节一体化公司的估值偏低 仅15倍左右[22] * 负极材料尚泰 中科创达估值低于20倍[23] * 科特利由于涉及机器人业务 其边际改善较为明确[25] * 固态板块相对滞涨 但随着产业趋势增强及一些方案临近 该领域有望迎来催化剂[27] * 标的公司如赋能 霞屋 道氏和天奇股份等 在固态领域已有明显业绩改善或顺利进展[27]
当前时刻锂电怎么看 - 半年报业绩总结与新方向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