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制造业 * 公司为国轩高科 核心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亿元 同比增长15%[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亿元 同比增长35%[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7000多万元 同比增幅近50%[3] * 2025年上半年总出货量达40GWh[2][4] * 动力电池出货占比67% 储能电池出货占比32%[2][4] * 国内出货占比77% 海外出货占比23%[2][4] * 预计下半年海外出货比例将提升至接近30%[2][4] * 全年出货量目标保持100GWh不变[8] 产能规划与建设 * 2024年底有效产能接近100GWh[7] * 2025年上半年产能增加至130GWh[7] * 计划2025年底将总产能提升至150GWh[2][7] * 规划到2026年总产能达200GWh[2][7] * 计划新建两个工厂以弥补市场需求[2][7] * 三代电芯产能希望于2025年底达到70-80GWh[7] * 越南一期5GWh电芯厂已正常运行 二期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推进[9] * 摩洛哥项目计划2025年9月开工 2026年底投产 总规划20GWh[9] * 斯洛伐克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开工 2027年初投产 主要为大众欧洲配套[9] * 美国项目设备已就绪 因政策不明朗暂未启动建设[9] 产品结构与技术路线 * 动力电池中 B级车及以上车型销售占比约为20% 希望年底提升至30%[5] * 对于20万以上车型 计划使用三元半固态及未来全固态产品[6] * 对于20万及以内车型 继续以液态电池作为主力产品结构[6] * 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聚合物的技术路线[33] *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30Wh/kg[13]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从350Wh/kg提升至400Wh/kg[13] * 半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12] * 已与多家车企进行新车型匹配定点 主机厂兴趣浓厚[2][12] * 全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底完成设计定标[2][11] * 计划2026年搭建两条量产线 目标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11][20] * 2026年全固态电池规划建设2GWh量产线[32] * 已布局大圆柱电池产品序列 主要针对海外客户[27] * 正在研发588、600安时储能电芯的量产计划[27] * 储能用电池主要采用卷绕工艺[29][30] * 半固态电池能够实现接近2C的充电速度[34]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主要战略客户包括奇瑞 吉利 领跑 上通五和长安等[3] * 与大众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已细化2026年开始每月出货量纲[14] * 预计2025年有望收到大众订单[14] * 大众订单毛利率预计保持在15%以上[16] * 摩洛哥工厂规划对应欧洲其他车企如雷诺 斯特兰蒂斯 戴姆勒及中资出海车企[23] * 正在培育新的储能场景[36] * 正式布局两轮车动力市场 目标未来实现100亿营收规模[2][37] * 中国两轮车保有量超4亿辆 锂电渗透率不到10%[37] * 在无人飞行器等低空应用场景进行布局 与主流厂家合作开发[35][38]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 主因美国关税影响[2][7] * 已采取降本措施 预计下半年毛利率恢复至年初水平[2][7] * 预计储能业务占比从上半年的25%提升至1/3左右 因其毛利率较为可观[2][7] * 产品价格提升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24] * 材料价格上涨已包含在定价体系中 目前没有明确向客户提出涨价需求[25][26] * 动力商用车装机占比从2024年的23%-24%提升至2025年的33%左右 但其盈利水平仅稍高于乘用车[31] 研发挑战与重点 * 固态电池研发最主要挑战是成本问题 尤其是降低电解质成本[21] * 硫化锂攻关是目前最核心的内容[21] * 固态电解质加粘结剂方面也存在问题需要克服[21] * 需进一步提高固态电池充电倍率[21] * 对固态电池的安全性非常有信心 已通过所有相关测试[22] 其他重要事项 * 锂矿业务全年预计出货约1万吨 全力降本希望将全现金成本降至约6万元附近[17] * 为控制资产负债率 措施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 吸引客户入股子公司 以及通过扩大产能规模提高盈利能力[28] * 公司正在研究明确的融资计划[34]
国轩高科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