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必选机器人:H25 亏损减少,财务状况改善,简报会上展望提升
机器人机器人(SZ:300024)2025-09-04 23:08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1H25收入同比增长28%至6.21亿元人民币 较2H24的3%同比增速显著加速 达到JPMe FY25E预期的33%[1][4] * 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35% 但销售及管理费用减少 净减值损失同比下降98%至200万元人民币 推动净亏损同比收窄20%至4.14亿元人民币 净亏损率改善39.4个百分点[4][7] * 经营现金流流出减少 公司目标在FY26/27E实现盈亏平衡和正经营现金流[1][6] 业务板块与产品进展 * 教育智能机器人和消费机器人及硬件业务成为关键增长驱动力 两者均同比增长约49% 智能服务机器人(含人形机器人)收入同比下降30%[4][8] * 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1H25发货量50+台(约5000万元人民币) 全年目标从年初300-500台上调至超过500台 天工Ultra系列年发货目标200-300台[1][4][5] * 产能自8月起提升至300台/月 预计全年总供应量超1000台 2026年产能计划扩大至5000-10000台 初步发货目标2000-3000台[5] 商业化与客户拓展 * 当前发货聚焦新能源汽车OEM场景(如物流和装载) 预计2025年底生产效率达人工水平的80%[6] * 非汽车OEM领域取得进展 包括3C、半导体代工、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和传统制造业(如纺织) 美国、欧洲、日韩客户进入概念验证测试阶段[1][6] * 近期获得大额订单总计9000万元人民币 客户包括比亚迪、东风柳州汽车、极氪、赛力斯、富士康和北汽等超过10家 trial run或确认订单[1][10] 技术研发与成本控制 * 公司通过迁移至Walker S2实现成本降低50% 预计年底进一步降本20-30% 方向包括减少硬件需求、精简机器人结构重量、建立长期供应链合作和提高经营杠杆[6] * 聚焦平台化战略 模块化核心技术以适应多行业需求 基于现有技术可扩展至零售和陪伴场景无需重投入研发[6] * 持续投资VLA和推理模型开发 以应对真实制造场景中的事故频率和环境变化 从中期实现通用型人形机器人[6] 投资评级与风险 * 摩根大通给予超配评级 目标价135港元 基于11倍FY27E前瞻市销率 反映行业早期阶段和高增长潜力[2][11] * 下行风险包括:1)与比亚迪等汽车OEM的trial run进展低预期 2)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慢于预期 3)市场竞争加剧 4)销售增长交付慢于预期[12] 其他关键信息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受益于当地和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10] * 表格数据详细列示1H25财务指标和分板块收入结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