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T Biopharma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及行业背景 * 公司为临床阶段肿瘤学生物技术公司GT Biopharma 在纳斯达克上市 代码为GTBP [1][2] * 公司专注于开发三特异性杀伤细胞衔接器(TriKE®)骆驼纳米抗体 用于治疗癌症和HIV [1] * 行业为肿瘤免疫治疗 特别是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衔接器领域 [2][3] 二 核心技术平台与产品管线 * 技术为平台型技术 通过更换分子中的结合部分以靶向不同癌症 管线中拥有超过6个候选药物 [3] * 核心产品GTB-3650(第二代)针对血液癌(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目前正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 [5][12] * 计划在2025日历年年底前为实体瘤候选药物提交研究性新药申请(IND) [3] * 实体瘤肿瘤市场远大于血癌市场 [3] * 开发针对泛肿瘤抗原B7H3的TriKE® 据公司所知这是首个靶向B7H3的三特异性NK细胞衔接器 [15][16] * 开发针对CD19的TriKE® 临床前数据证明可有效杀死正常B细胞 潜在应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1][22] 三 核心观点与论据 * TriKE®分子设计优势 其结构包含三个功能组件 抗CD16连接抗体(激活NK细胞) IL-15分子(共刺激NK细胞)和肿瘤相关抗原靶向部分 形成免疫突触 [6] * IL-15组分的关键作用 IL-15能显著扩增体内NK细胞数量 而仅连接CD16不足以诱导NK细胞扩增 这是其相对于其他无IL-15的衔接器的关键优势 [10][19] * 骆驼纳米抗体(第二代平台)的效力提升 与第一代单链抗体(scFv)相比 骆驼纳米抗体版本(GTB-3650)在临床前白血病模型中显示出效力显著增加 [11][12] * 连续杀伤能力 临床前微孔实验显示 TriKE®能介导NK细胞对多个肿瘤靶标进行连续杀伤 而无TriKE®的对照组则无此现象 [7][8] * 皮下给药探索 针对实体瘤的计划试验设计为皮下注射给药 旨在实现门诊治疗 避免持续输注的繁琐 [18] 四 临床试验进展与数据 * 第一代GTB-3550(针对CD33)临床数据 初步概念验证数据显示 在最高剂量组(25微克/千克/天)的4名患者中观察到白血病母细胞减少 且耐受性良好 无安全性问题 [9][11] * GTB-3550证明NK细胞扩增 治疗显示能在体内显著扩增NK细胞 在输注停止后三天出现大幅反弹 [10] * 第二代GTB-3650(针对CD33)试验设计 采用72小时持续输注 每两周一个疗程 目标进行2至4个周期治疗 [12][13] * GTB-3650当前试验状态 目前正在招募患者 剂量为5微克/千克/天 迄今未观察到任何毒性 无剂量限制性毒性 甚至未出现发热 [13] * GTB-3650早期生物活性 已在患者中观察到持续的免疫激活早期迹象 流式细胞术检测Ki-67显示增殖标志物在首次输注3天后即显著上升并持续 [13][14] * B7H3 TriKE®临床前数据 在前列腺癌和头颈癌的实体瘤模型(包括球体模型)中 显示能介导NK细胞渗透并完全清除肿瘤 [16][17] 五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认为其TriKE®是唯一包含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免疫衔接器 [19] * 强调其疗法是蛋白质疗法 旨在在体内创建免疫突触 而非细胞疗法 但未来可能与细胞疗法平台联用 [20] * 公司医学顾问Dr Jeffrey Miller为NK细胞生物学领域关键意见领袖(KOL) 拥有超过20年研究经验和170多篇同行评审出版物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