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中国太阳能产业链 涵盖多晶硅(Poly)和组件(Module)环节[1][2] * 涉及七家产业链公司 包括GCL Tech(协鑫科技)Daqo(大全能源)Maxwell(迈为股份)Longi(隆基绿能)Aiko(爱旭股份)Jinko A(晶科能源A股)CSI Solar A(天合光能A股)[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多晶硅与组件环节存在价格前景分歧 多晶硅价格在8月底已涨至45-50元/公斤 且因生产配额控制(2025年9-12月总量50万吨)和单位折旧上升 预计需进一步涨至50-60元/公斤以覆盖成本[3][4] * 组件厂商对多晶硅涨价持怀疑态度 无计划在当前价位补库存 且下游电站因上网电价不确定性(如"136号文"政策)对组件提价接受度低[5][8] * 产能再平衡措施包括多晶硅尾部产能收购基金(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进展)电池和组件环节通过研发驱动淘汰落后产能 以及严格管控新增产能(包括暂停主流技术如Topcon的新项目审批及在建项目停工)[9][10][11] * 盈利拐点显现 多晶硅企业(GCL和Daqo)指引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转正 GCL多晶硅业务8月已实现营业利润转正 Daqo预计第三季度现金利润转正(对比第二季度为-22%)[12] * 高效组件厂商(如隆基)指引2025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盈亏平衡 主要驱动因素为高效率产品(BC组件)出货占比提升(从2025年上半年的20%升至下半年的约35%及2026年的50%)及其10-15个百分点的毛利率溢价[13] 其他重要内容 * 反内卷政策执行时间表及供应再平衡措施是投资者关注焦点[2][3] * 产能扩张审批未来仅向先进技术开放[11] * 会议提及多晶硅价格三阶段上涨的示意图(Exhibit 1)但未披露具体阶段划分细节[4][9]
中国太阳能 - 2025 年亚洲领袖会议 - 核心要点 - “反内卷” 成热门话题;各细分领域定价前景分化-China Solar_ Asia Leaders Conference 2025 — Key Takeaways_ Anti-Involution topical; divergent pricing outlook by seg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