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enali Therapeutics (NasdaqGS:DNLI)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DenaliDenali(US:DNLI)2025-09-10 00:2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亨特综合征(MPS II)的临床研究中,使用运输载体技术后,五分之四的患者在一个月给药后脑脊液中的硫酸乙酰肝素水平恢复正常,第五名患者随后也实现正常化,患者硫酸乙酰肝素水平普遍降低90%以上 [11][12] - 硫酸乙酰肝素水平降低后,溶酶体生物标志物得到纠正,进而导致神经丝轻链(神经退行性病变生物标志物)水平在6个月后开始下降,所有患者实现正常化或接近正常化 [13] - 在认知、行为和听力方面观察到改善,大多数亨特综合征患者存在听力缺陷 [13] - 对于桑菲利波综合征(MPS IIIA),公司计划在明年分享49周的数据,以支持加速批准,目前正在完成20名患者的入组 [24][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亨特综合征在美国约有500名患者,全球约有2000名患者,其中大多数正在接受标准护理治疗 [16] - 桑菲利波综合征和亨特综合征的患者诊疗中心高度重叠,临床试验中心和商业推广团队基本一致 [28][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核心战略是运用运输载体技术跨越血脑屏障并治疗退行性疾病,该技术通过Fc工程化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具有高度模块化特点,可用于酶、寡核苷酸和抗体 [3][4] - 运输载体技术与传统抗体相比,能实现更均匀的脑部分布,而非局限于血管周围空间,这是关键差异化因素 [5] - 公司计划每年提交1-2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未来两年目标是达到上限,下一个临床阶段资产将涵盖酶、寡核苷酸和抗体,以展示平台模块性 [32][33] - 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公司也将探索运输载体技术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应用,例如庞贝病治疗 [34][46] - 行业对血脑屏障技术的兴趣日益增长,许多公司拥有或寻求合作开发脑部穿梭技术 [4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与FDA就亨特综合征和桑菲利波综合征项目保持积极互动,审查团队一致,提交滚动申请后约5周完成,并在60天内获得处方药用户费用法案日期 [19][20] - 对于桑菲利波综合征,FDA最近发布的罕见病证据原则与公司单臂研究设计一致,可能加速审批进程 [22] - 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公司发表在《科学》杂志的论文显示,运输载体技术能实现更均匀的脑部分布,可能减少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风险,并通过Fc工程化调节效应功能 [38][39] - 小分子项目方面,LRRK2抑制剂与百健合作,针对特发性帕金森病(LUMA研究,640名患者)和LRRK2携带者(BEACON研究,50名患者)的研究正在进行,LUMA研究预计明年5月完成 [42][43] - RIPK1抑制剂与赛诺菲合作,正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进行测试 [4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首款产品(tividenofusp alfa,DNL310)正处于生物制剂许可申请优先审查阶段,处方药用户费用法案日期为2026年1月初 [16][19] - 公司已组建商业团队,包括现场团队、支付方团队和患者服务团队,重点是通过诊疗中心推动患者从标准护理转向新疗法 [17][18] - 公司计划明年上半年将ATV:Abeta(阿尔茨海默病项目)推进至临床阶段 [4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能否介绍亨特综合征的疾病背景和当前临床管理 - 亨特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疾病,过去19年有获批的酶替代疗法(idursulfase),但标准护理无法跨越血脑屏障,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衰退,公司选择该疾病是因为其生物标志物可评估技术有效性 [7][8][9] 问题: 临床数据如何支持运输载体技术的信心 - 临床数据显示,运输载体技术能快速降低硫酸乙酰肝素,并逐步改善神经丝轻链等退行性标志物,同时带来认知和行为益处 [10][11][13] 问题: 如何看待基因疗法竞争及既往基因疗法患者的入组情况 - 基因疗法通过脑部直接注射病毒,可能无法全面治疗全身和脑部疾病,而运输载体技术作为全身性疗法,能同时解决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问题 [14][15] 问题: 商业推广策略如何 - 商业策略聚焦于诊疗中心,利用临床试验中建立的合作关系,并鼓励患者从标准护理转向新疗法以全面获益 [17][18] 问题: 与FDA的互动是否顺利 - 尽管FDA存在内部动荡,但审查团队积极且高效,公司已完成滚动提交并获得处方药用户费用法案日期,在中期审查等环节保持密切沟通 [19][20][21] 问题: 桑菲利波综合征项目与亨特综合征有何异同 - 桑菲利波综合征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无标准护理,疾病进展更快,但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终点与亨特综合征相似,公司经验可借鉴 [22][23] 问题: 何时分享桑菲利波综合征更多数据 - 公司计划明年分享数据,但会更谨慎地等待数据成熟后再公布,而非频繁更新 [24][25][26] 问题: 桑菲利波和亨特综合征的诊疗中心及监管团队是否重叠 - 两者在诊疗中心和FDA审查团队上高度重叠,有利于协同推广和审批 [27][28][30] 问题: 运输载体技术的模块化应用有哪些计划 - 公司计划拓展至酶、寡核苷酸和抗体等领域,未来一年提交多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展示平台多样性 [31][32][33] 问题: 酶替代疗法在庞贝病等领域的布局如何 - 公司重点布局庞贝病和高歇病/帕金森病,运输载体技术不仅能改善脑部递送,还能增强肌肉等外周组织分布,寻求差异化优势 [34][35] 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项目的最新进展和特点 - 项目数据发表于《科学》杂志,关键优势包括均匀脑部分布降低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风险,以及Fc工程化调节免疫应答,同时避免贫血等副作用 [36][38][39][40] 问题: 小分子项目(LRRK2和RIPK1)的进展和合作情况 - LRRK2抑制剂与百健合作,正在特发性帕金森病和携带者中研究,LUMA研究已完全入组;RIPK1抑制剂与赛诺菲合作,正测试于溃疡性结肠炎 [41][42][44] 问题: 还有哪些信息想向投资者强调 - 公司未来一年将迎来首款产品上市,后续管线推进,且血脑屏障技术领域日益成熟,行业关注度高涨,公司将继续拓展技术应用 [4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