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营业务与核心技术 - 专注于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 聚焦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 是国内领先企业之一 也是全球主流企业 [1] - 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 融合激光雷达、声呐、光电、惯导等多种技术 形成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产品布局 [1] - 实现卫星定位、激光雷达、声呐、光电、惯导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构建从底层硬件到上层算法再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技术链条 [2] - 形成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业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2] 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 - 面向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应急、特种机构等行业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装备及方案 [3] - 融合高精度卫星定位、激光雷达、视觉影像、光机电等技术 在自然资源、建筑施工、城市更新等领域提供高效的测量解决方案 实现毫米、厘米级测量精度与全自动化作业流程 [3] -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卫惯融合定位技术、毫米波雷达避障技术、AI视频识别等技术 打造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无人船系统 为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救援等领域用户提供装备和解决方案 [3] - 打造iFlow系列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为水文、水利、应急、航道用户提供全量程、高精度、小型化、国产化的ADCP测流产品 [4] - 基于GNSS/IMU组合导航技术、高灵敏度信号探测技术、多模态数据融合、实时建图和动态检测滤波等技术 形成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和手持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等系列产品 [4] - 向特种机构客户提供全国产自主的自准定位定向系统、工业级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等技术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 [4] 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 - 以"产品+场景化应用"模式提供"云+端+图+网"于一体的综合行业解决方案 [4] - 面向自然资源、交通路桥、应急等行业用户 开发位移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可全天候、全自主获取被监测对象的三维形变、裂缝、降雨量等感知数据 [4][5] - 面向水文及水利行业用户数字化转型需求 打造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综合感知解决方案 [5] - 以自主研发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CP)、多波束测深系统、水上水下一体化探测系统、无人机测流系统等核心装备为依托 构建覆盖水文要素全域感知、智慧水文监测与灾害预警体系一体化解决方案 [5] - 面向铁路行业用户 提供北斗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保障特殊场景作业人员的人身、列车行车及资源资产的安全 [6] - 面向电力、石化等能源行业用户 通过北斗、UWB、蓝牙多源融合定位技术 提供系统化服务 [6][7] 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应用业务 - 主要为乘用汽车、农业机械车、工程机械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或导航控制提供高精度定位方面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 [8] - 面向乘用汽车行业用户 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相关的软硬件产品 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4G/5G+GNSS+V2X)组合智能天线、高精度定位与控制单元、惯性测量单元(IMU)、智能驾驶定位算法IP以及定位差分增强服务等 [8] - 面向农业行业用户 基于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技术、单天线航向估计算法、路径规划算法、农机控制算法等技术 自主研发推出A6农机导航系统、F3农机导航系统 可适配多种农用机械的自动驾驶系统 [8] - 农机导航系统可实现2.5cm级别的实时引导和自动控制 [8] - 面向建筑工程行业用户 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机械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现对工程施工机械的实时引导和自动控制 [9] 业务进展与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 惯性测量单元产品(IMU)成功获得吉利旗下子公司定点项目 并实现相关车型的量产交付 [9] - 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新定点项目顺利导入量产 工厂产能得到释放 该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惯性测量单元产品(IMU)、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和高精度定位算法引擎SDK等产品在吉利、小鹏、上汽、长城、东风和一汽等车企的量产车型上保持规模交付 [9] - 获得国内两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的IMU产品定点 相关产品已小批量交付 [9] - 在工程机械控制领域 自主研发的桩基施工管理系统及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土方压实引导与控制系统等核心产品矩阵 已成功应用于国内高铁、矿山、运河、高速公路、水利大坝等多个领域的重大施工项目 [10] - 挖掘机3D引导系统、平地机3D自动控制系统、推土机3D自动控制系统等三项核心智能控制系统 成功在欧洲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实现应用 [10] - 在农业机械控制领域 海外销售渠道新增超20家 完成在亚洲、欧洲等10余个农业重点国家的销售网络布局 [10] - 新设立匈牙利子公司作为欧洲地区本地化服务中心 [10]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