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在第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12% [44] - 公司指导第三季度业绩与预期商品交易总额(GTV)相符 [44] - 公司致力于实现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的年度增长 [56] - 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回购了2.05亿美元的股票 [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企业平台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新签约并上线了40家零售商,超过2024年全年总数 [13] - 广告业务合作品牌数量达到7,500个 [46] - 公司旗下Caper智能购物车业务已覆盖100个城市、15个州,并进入澳大利亚和英国市场 [39] - 公司为企业零售商提供支持的电商店面数量达到350个 [36] - 胡萝卜标签广告合作伙伴数量为240个 [15][47] - 平台上的独特SKU数量达到1,700万个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在线杂货市场规模为1.2万亿美元,目前渗透率仅为13% [19] - 公司是品类领导者,销售额是数字原生竞争对手的三倍 [19] - 在亚马逊试点推出生鲜配送服务的三个市场中,公司的GTV增长、Instacart Plus会员激活、参与度和流失率均与美国整体市场表现一致 [26] - 公司首次看到企业解决方案在北美以外地区(如爱尔兰、澳大利亚、欧洲)的产品市场契合度,并视其为机遇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新任CEO强调战略连续性,并致力于扩大在线杂货领域的领先优势 [9][10] - 未来三大战略重点为:提升价格可负担性、发展企业平台、加速广告和数据收入 [11][14][15] - 价格可负担性是推动在线杂货采用的关键,公司正通过忠诚度计划整合、每周促销传单整合、SNAP/PBT支付集成以及与零售商合作实现价格平价等方式积极投入 [11][23] - 企业平台战略是成为零售赋能平台,为零售商提供技术,愿景是赋能线上线下所有杂货交易 [35] - 面对亚马逊的竞争,公司强调自身在大额订单(超过75美元)、商品选择(1700万SKU)、质量和速度(75%订单90分钟内送达,25%优先订单30分钟内送达)方面的优势,并将此视为与零售商加深合作的契机 [19][20][21][22][26][27][28] - 人工智能是公司DNA的一部分,第二季度80%的代码为AI辅助,工程师合并请求数量增加30%,AI应用于个性化购物(SmartShop、虚拟货架)、广告优化(AI登陆页面、推荐引擎)及内部运营等多个领域 [52][53][5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初广告市场需求乐观,但自3月份左右起,由于关税、食品染料法规变更、SNAP政策调整等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转向高蛋白、低糖、非超加工食品等趋势,品牌方采取观望态度,导致市场存在波动 [43] - 尽管存在宏观不确定性和一个大品牌在第二季度削减支出,公司广告业务仍实现增长,并对第三季度指引保持信心 [44] - 公司的运营基础非常稳固,2025年新客户群规模大于疫情前水平,用户留存率同比提升,尤其是2025年新客户留存更好,用户数、订单频率和Instacart Plus付费会员数均在增长 [31] - 公司看到价格平价零售商在过去12个月平均增长比加价零售商快10%,且用户留存更好,表明这是零售合作伙伴的战略举措 [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1,800家零售合作伙伴,消费者平均在5家零售商购物,Instacart Plus会员购物零售商数量几乎翻倍 [7][20] - 公司累计已完成15亿份订单,在一些最大门店平均每天派遣购物者14次 [21]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购物者队伍,中位数购物者已完成超过1,000次购物,目前承担近三分之二的订单 [22] - 公司新推出了消费者洞察门户,开始尝试数据货币化 [15] - 公司通过企业平台与零售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包括定期业务评估、联合目标与关键成果、联合路线图等 [3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新任CEO看到哪些能加速增长的最引人注目的机遇 [11] - 回答重点包括三个方面:通过忠诚度整合、每周传单、SNAP/PBT支付集成以及与零售商合作实现价格平价来提升可负担性;发展企业平台,包括签约新零售商、交叉销售产品以及首次向北美以外扩张;加速广告和数据收入,通过高性能广告技术、需求多元化(与大CPG和长尾品牌合作)、扩展非平台合作伙伴关系(如The Trade Desk, Meta, Google, Roku, NBCUniversal, Pinterest)以及新推出的消费者洞察门户进行数据货币化 [11][12][13][14][15][16] 问题: 如何看待公司当前独特且持久的市场地位以及竞争格局 [18] - 回答强调公司是1.2万亿美元市场的领导者,在大额订单(占杂货销售和利润的75%以上)方面表现出色 关键差异化因素包括:选择(1,800家零售商,1700万SKU,消费者平均在5家店购物);质量(对品质的执着,利用规模数据确保库存和替代品);速度(75%订单90分钟内送达);以及可负担性举措(忠诚度整合提升客单价和篮筐大小) [19][20][21][22][23][24] 问题: 对亚马逊近期生鲜配送公告的看法及其影响 [25] - 回答表示并不意外,在试点市场未观察到对公司GTV增长或Instacart Plus指标的负面影响 公司感觉差异明显,因其专注于大额订单和广泛选择 计划将此作为与零售商加深合作的契机,利用技术帮助其竞争,并借鉴2017年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后行业加速的经验 [26][27][28] 问题: Instacart消费者的特征趋势以及可负担性对长期消费者的影响 [29][30] - 回答指出消费者在收入分布和城乡比例上与全美平均水平一致 当前运营指标强劲,2025年新客户群更大,留存率提升,用户数、订单频率、Plus会员数增长 可负担性是提高留存和复活用户的关键杠杆,公司将通过更多配送选项、与零售商合作推动价格平价来努力 数据显示价格平价零售商增长更快(过去12个月快10%),用户留存更好,并列举了Schnucks、Heritage Grocers、Patterson Group、Walmart Canada、Costco Same Day等零售商转向价格平价的例子 [31][32][33] 问题: 企业平台业务的战略重点,特别是Caper购物车的经验教训 [34] - 回答强调企业平台是公司核心且被低估的部分,愿景是赋能所有杂货交易 业务包括Storefront技术(支持350家店面)、多种履约方式、广告扩展(Carrot Ads)、交叉销售(如FoodStorm餐饮软件)以及Caper智能购物车 学习到消费者和零售商都喜欢Carter,它有助于数字化、个性化、货币化和增加篮筐大小 企业解决方案采用模块化构建,允许零售商按需选择 [35][36][37][38][39][40][41] 问题: 当前宏观环境下广告业务的表现 [42] - 回答指出2025年初乐观,但3月份左右因关税、法规变化(食品染料、SNAP)和消费者趋势转变(转向高蛋白、低糖食品)引入不确定性,品牌采取观望 公司第二季度广告收入仍增长12%,第三季度指引符合预期,尽管存在宏观波动 [43][44] 问题: 广告业务长期发展的关键优先事项 [45] - 回答重点包括:通过AI等技术驱动行业领先的性能和衡量指标(平均提升销售额15%);与7,500个品牌合作实现需求多元化;通过Instacart Ads(240家零售商使用)、与Uber Eats、Thrive Market、Hy-Vee等合作以及与非平台伙伴(The Trade Desk、Pinterest)扩展规模和覆盖范围;利用独特数据(如可替代性、价格促销影响、篮筐亲和力)通过新洞察门户货币化,为AI未来做准备 [45][46][47][48][49][50] 问题: AI在公司的实施情况和战略重要性 [51] - 回答表示AI是公司DNA,应用于全公司:第二季度80%代码AI辅助,工程速度提升;用于运营、支持、销售、营销、G&A等部门;提升消费者体验(SmartShop个性化、虚拟货架);优化广告(AI登陆页面、推荐引擎、自动活动优化) [52][53][54] 问题: 作为新任CEO,如何平衡增长投资、利润和资本配置 [55] - 回答承诺长期盈利增长和年度调整后EBIT增长,但作为庞大未渗透市场的领导者,不急于实现长期利润目标以保持再投资于增长的灵活性 资本配置优先事项包括:再投资于业务;为战略并购保留实力(补充现有产品或引入新产品);机会性回购股票(上半年回购2.05亿美元) [56][57][58]
Maplebear (NasdaqGS:CART)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