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orkday (NasdaqGS:WDAY) 2025 Analyst Day Transcript
WorkdayWorkday(US:WDAY)2025-09-17 0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AI相关年度经常性收入从上一财年的超过2.5亿美元增长至超过4.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50% [6] - 公司所谓的“代理型AI产品”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在第二季度末已从不到5000万美元增长至超过1.5亿美元 [8] - 代理型AI产品目前为整体业务贡献约1.5个百分点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增长 [8] - 公司预计本财年订阅收入将超过88亿美元,而上一财年该数字为略低于60亿美元 [37] - 非GAAP运营利润率预计将从2023财年的略高于20%提升至本财年的29%,增长3个百分点 [41] - 股票薪酬占收入的比例预计将从2023财年的21%降至本财年的17%,并有望在下一财年达到15%的目标 [44] - 公司设定了到2028财年的财务目标框架:订阅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在12%至15%之间,非GAAP运营利润率在33%至36%之间 [54] - 到2028财年,股票薪酬占收入的比例目标为13%至14% [55] - 公司批准了额外的4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计划到2027财年总共回购50亿美元股票 [59] - 目标到2028财年每股自由现金流达到15美元,未来几年每股自由现金流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超过20% [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75%的现有客户已在使用Workday Illuminate的AI功能,75%的新客户首次购买即包含AI,面向现有客户的销售中有30%是AI产品 [6] - AI新合同金额年同比增长一倍 [6] - 国际业务在过去12个月增长15%,与公司整体增长保持一致 [23] - 财务和全套餐业务增长20%,相关年化收入超过20亿美元 [28] - 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显著扩张,合作伙伴数量是几年前的5倍,达到1300多家 [28] - 针对中型企业市场推出了Workday Go,并聘请了专门的总经理 [33] - 通过收购(如Eversort、HireScore、FlowWise、Paradox)和即将收购Sana来加强产品线 [36][68] - 扩展平台业务,推出基于消费的定价模式“弹性点数” [39][40] - Extend应用数量已达3000个在生产环境中 [1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7500万桌面用户,平台年交易量从五年前的不到2000亿笔增长至上一财年的1万亿笔 [4] - 国际业务是持续的增长机会,公司正增加区域覆盖,未来15个月内将增加日本、印度和中东地区 [90][141] - 中型企业市场是总目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正通过Workday Go积极投入 [31][33] - 联邦政府业务是一个巨大的未开发市场,公司推出了Workday Government Cloud以满足高安全标准 [107][144] - 公司正通过投资移动优先解决方案和收购Paradox来拓展前线工人市场,这是一个拥有数十亿用户的全球市场 [90][108][109] - 在印度和中东等新市场建立直接销售和渠道合作伙伴模式 [14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其独特的优势在于拥有统一的云原生数据基础、海量交易数据(年交易量达1万亿笔)和7500万用户,这为构建差异化AI提供了坚实基础 [4][84] - AI战略核心是构建最好的AI代理,这些代理能像招聘人员、经理、财务分析师一样处理复杂的业务流程,而不仅仅是自动化简单任务 [85][86][87] - 战略重点包括扩大核心业务(国际扩张、中型企业、前线工人)、发展平台业务(通过弹性点数实现基于消费的货币化)以及通过有机创新和无机收购进行投资 [87][88][89] - 公司强调其数据模型的纯净和一致性是其在AI领域的差异化优势,这使得能够构建深入领域的代理 [134][135] - 公司正通过拥抱开放标准(如REST、GraphQL、MCP、JDBC、Iceberg)来开放其平台,使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能更轻松地在其上构建 [119][120] - 资本分配策略优先考虑有机投资(尤其是AI和平台),同时进行符合文化和技术协同的并购,并通过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 [66][67][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Workday的未来充满信心和乐观,认为公司处于独特的优势地位,能够在未来多年蓬勃发展 [15][16] - 公司认为企业AI项目回报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数据是专有的、不一致的、碎片化的,且业务流程复杂,而Workday的数据基础和流程模型能解决这些问题 [81][82][83] - 即使宏观经济放缓,公司也承诺持续投资AI,因为停止创新投资的公司在经济好转时恢复最慢 [50] - 公司认为其价值被低估,最好的资本利用方式是投资于自身,这体现在大规模的股票回购计划上 [16][62] - 管理层强调在推动规模增长的同时扩大运营利润率,并已经证明了能够同时实现这两点 [16][5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吸引了大量高级人才加入,包括产品、技术、市场推广和中型企业业务等关键领域的领导者 [10][11][12] - 公司强调其企业文化和管理团队的实力是未来的关键优势 [12][13] - 公司举办了年度用户大会,参会人数比去年增长超过40%,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18][19] - 公司正在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如统一全球客户运营模式、整合平台团队)来提升效率和执行力 [192][19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并购在AI时代的合理性及架构整合 - 回答指出AI的整合模式依赖于统一的数据流和开放的流程模型API,Workday已对其核心进行工程改造以支持AI系统交互,而非简单地在旧核心上叠加AI [161][162] - 回答解释了为何AI原生初创公司难以挑战,因为构建覆盖数万个任务的可扩展、高可靠性流程模型需要深厚基础,而Workday的工程师同样在使用AI工具提升效率 [163][164] - 财务指导框架一贯包含并购,但当前指引不包括Sana的贡献 [166] 问题: 关于招聘代理等AI产品的超高速增长及其可复制性 - 回答指出招聘代理能带来招聘人员生产率提升50%、招聘时间缩短40%等可量化的业务成果,并通过收购Paradox将能力扩展至前线工人 [168][169] - 回答强调该成功模式可复制于其他高工作量、人力为瓶颈的领域(如合同智能代理将合同周期从一周缩短至一天),关键在于AI能将这些低效的人力成本转化为软件支出 [171][172] - 其他AI产品线如Eversort、Extend Pro也呈现高速增长势头 [173][174] 问题: 关于实现中期利润率目标的路径及人员招聘计划 - 回答指出增长本身带来效率提升,公司正进行全球化招聘以优化成本,并对各职能部门投资回报进行严格评估,根据增长情况动态调整资源投入 [177][178][179] - 回答补充道,通过组织架构优化(如打破部门壁垒、统一运营模型)也在不增加总人数的情况下提升效率 [192][193] 问题: 关于国际及中型企业市场的客户替换驱动因素 - 回答指出驱动因素包括行业特定解决方案的差异化、对老旧解决方案的厌倦、以及寻找能面向AI未来验证的ERP平台,AI能力将成为财务模块的关键差异化因素 [183][184] - 在中型企业市场,客户希望整合多个单点解决方案以实现规模化,Workday的全套餐方案能满足此需求,且决策流程更短更快 [185][186] 问题: 关于不同增长情景下的可自由支配投资领域 - 回答指出公司拥有包含多个增长向量的投资组合,会根据各领域的增长表现倾斜资源,对增长放缓的领域会减少投入,并持续进行零基预算评估 [188][189] - 公司承诺无论增长如何,利润率都将改善,在增长较高时可能通过并购带来轻微稀释但获得更高增长 [189] 问题: 关于AI技术周期是否会对SaaS架构和商业模式构成颠覆性威胁 - 回答承认AI确实需要不同的架构设计,Workday正在构建AI就绪的核心系统,但驳斥了AI将主导业务流程的观点,指出当前AI主要用于替代业务流程中需要人类判断的环节,而非完全重构语义层面的业务流程概念 [195][196][197] - 回答补充说明真正的企业AI价值在于转变业务流程和工作流,而不仅仅是加速单个任务,这需要工作流、数据和上下文的支持,正是Workday的优势所在 [200][201] 问题: 关于Sana的货币化及消费模式对增长贡献的时间点 - 回答将Sana定位为未来的企业iOS,预计通过Workday的7500万用户分布带来巨大机会,其货币化将通过弹性点数模型实现,客户基础订阅中包含一定额度,超量使用需购买更多点数 [205][206][207] - 回答指出增长几乎立即开始,随着更多代理和API的发布,使用量将推动收入增长,公司已将对AI采用的早期迹象纳入增长规划框架,并将持续更新 [209][213][214] 问题: 关于中期营收增长路径及AI贡献的假设 - 回答表示将在年底提供更多关于下一财年的细节,长期增长动力来自有机增长、市场拓展和无机增长,公司具有增长偏好,但在框架中采取了审慎态度 [219][220] - 自由现金流在不同增长率情景下都能表现强劲,结合股票回购,对每股自由现金流增长充满信心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