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比中光20250916
奥比中光奥比中光(SH:688322)2025-09-17 08:50

奥比中光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3D视觉感知行业 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 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 工业相机和消费级相机[1][3] * 公司为奥比中光 一家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的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3D视觉技术优势与本质 * 3D视觉技术本质是一种高精度测量仪 通过结构光或TOF技术生成物体点云数据 精准解析空间坐标[3] * 与2D视觉相比 3D视觉直接获取3D数据 克服了2D视觉在深度感知 无纹理表面检测及复杂3D场景处理上的局限性 在人形机器人和机械臂等动态交互场景中具有毫米级精准对准的显著优势[2][3][6] * 技术最早应用于工业精密测量 随着Vixel激光器和深度芯片技术突破 模组逐步小型化 低功耗 并普及到手机支付和自动驾驶等消费级市场[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与市场空间 * 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 AMR AR/MR 3D打印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带动3D视觉产业复苏 打破了此前应用场景有限 下游倾向选择低成本2D方案的局面[2][5] * 人形机器人(家政 仓储 制造) 智能割草机(欧洲市场)和AMR(物流 服务 医疗)是推动3D视觉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4][10][13] *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预计可达200亿美元 智能割草机市场空间预计80亿美元 AMR终局市场规模接近300亿美元[4][13][14] * 3D打印行业随着扫描与建模需求提升 未来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13][16] * 当前3D视觉市场整体规模约40亿美元(约300亿人民币) 除AMR领域有一定渗透率外 其他领域渗透率普遍在1%至2%之间 有些甚至不足1% 市场空间广阔[15] 行业核心壁垒 * 行业核心壁垒在于算法调优的复杂性和长周期 需要硬件与算法的深度耦合 尤其是在光学畸变补偿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面[2][5] * 深度信息对光学畸变更敏感 需要复杂算法进行补偿 且3D数据比二维数据复杂 多传感器融合处理高维度信息 多元噪声及动态变化使得算法工作量大幅提升 先发优势明显[5] * 温漂问题(波长漂移和焦距漂移)会导致测量失真 需要高精度传感器和实时计算进行算法补偿 算法的开发周期长 技术难度大 构成了新进入者的重要壁垒[8][11] * 3D视觉产品在不同温度和环境下需要保持稳定性 进一步增加了研发成本和调试复杂性[8] * 供给侧受限 能够提供高质量3D视觉技术的企业不多 新进入者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场景验证和测试[19] 产品定价与价值分布 * 2024年工业级3D相机价格在300至600美元之间 消费级产品价格在300至400美元之间[9] * 尽管硬件成本相对较低 但软件算法的复杂性和开发难度导致整体价格依然较高[2][9] * 3D视觉技术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软件算法上[8] * 3D设备的毛利率在65%至70%之间 产品净利润超过30%[18] 公司财务表现与预期 * 公司2024年收入约5.6亿元人民币[4][16] * 预计2025年收入达10.6亿元 同比增长88% 增长主要来自AIoT和生物识别领域 其中AIoT订单增速预计达136%[4][16] * 预计2026年收入达15亿元 同比增长42%[4][17] * 预计2025年净利润约1.5亿元 2026年净利润将增长至3亿元[4][18] * 公司所在行业估值给予20倍PS 基于公司未来两年60%至70%的复合增速[18] * 考虑到量产后 公司能够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4][18] 其他重要内容 * 当前市场上典型的3D视觉应用案例包括苹果Face ID 人形机器人 机械臂以及智能割草机等[6] * 对3D视觉行业未来两三年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从远期的人形机器人到近期的割草机 3D打印及AMR放量 都能为行业带来良好发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