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重点关注欧洲资本货物行业[1] - 公司为舍弗勒 德国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商 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关键硬件组件[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舍弗勒中国业务高度本地化 2024年营收47亿欧元 占集团总销售额26% 拥有6个研发中心和17个制造工厂[7] - 公司目标在电动移动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缩小与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7] - 舍弗勒的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占人形机器人硬件成本约20% 结合减速器、电机和轴承后潜在可寻址市场可扩大至50%以上[7] - 通过2022年收购Ewellix强化线性技术 已向多家人形机器人开发商供货 预计2025年实现产量爬升[10] - 技术差异化体现在C1级精度(最高等级)和有效载荷优势 能处理更重负载[9] - 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 无需重大产能扩建 在供应链高壁垒领域具有先发优势[10]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中国集成商(Agibot、宇树科技等)截至2025年9月获近10亿元人民币(1.4亿美元)ToB订单[13] - 特斯拉Optimus V3设计具备人类手部灵巧度和理解物理现实的先进AI 需全新执行器供应链[13] - 韩国成立150万亿韩元(1080亿美元)基金 支持AI和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13] - 行业估值:美国Figure公司C轮融资估值390亿美元 中国宇树科技C轮融资估值17亿美元并启动IPO[13][14] - 摩根斯坦利预测: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存量达10亿台 年收入5万亿美元 2040年累计采用1.34亿台 2050年前复合年增长率22.5%[14] 其他重要信息 - 舍弗勒定位为OEM"可信供应商"而非集成商[7] - 行业关键步骤需明确应用场景和可扩展工业应用[12] - 成本结构分析:丝杠占20.2% 减速器12.6% 电机20.3% 传感器37%[15][16] - 中国太仓工厂为自动化数字化标杆 近碳中和足迹[2]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最新情况:实地走访舍弗勒中国-Capital Goods-Humanoid supply chain update Visiting Schaeffler on the ground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