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00%至156,000美元 [3] - 其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5% 从2024年上半年的422,000美元降至386,000美元 [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050,000美元 若剔除股权支付、净汇兑损失、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损失及上市公司相关成本 净亏损将缩减至1,440,000美元 [3] - 每股亏损为0.19美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为2,860,000美元 净有形资产为7,150,000美元 [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3% 从2024年上半年的974,000美元增至1,160,000美元 [5] - 员工福利费用同比增长28.8% 从2024年上半年的299,000美元增至386,000美元 [6] - 其他费用同比增长49.1% 从2024年上半年的558,000美元增至832,000美元 [6] - 与2024年12月31日相比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从4,970,000美元降至2,860,000美元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有72,371份认股权证尚未行使 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导致2025年损益表记录76,000美元损失 [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增长源于通过马来西亚子公司IPSE depository获得牌照及部分资产后 开始提供私人银行服务并产生156,000美元收入 [4] - 其他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IPO收益定存利息收入减少105,000美元 部分被研究收入增加71,000美元所抵消 [5] - 其他收益/损失净额方面 集团从2024年上半年的361,000美元收益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273,000美元损失 主要受402,000美元净汇兑损失及227,000美元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 [5]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因员工福利、临床前费用、临床试验费用及设施相关费用上升 部分被折旧费用减少所抵消 [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企业银行业务品牌重塑为"长寿银行" [11] - 公司与MD Anderson癌症中心合作 于2025年9月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了关于项目CTM GDT用于淋巴瘤的临床前研究数据 [10] - 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及其他地区申请开展GDT试验 [10] - 公司与国际伙伴开展具有收入潜力的合作 [10] - 公司于2025年8月与Levity签署ATM协议 计划融资高达430万美元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目标在2026年完成CTM项目的I期临床试验 [9] - 公司对项目iPSC GDNKT仍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9] - 公司对项目CTM GDG(改良版γδ T细胞)的IND申请正在进行中 [9] - 公司就项目CTMMSE用于软骨损伤 正与新加坡医院合作进行临床前研究 并计划在新加坡申请临床试验 [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PGNP生产设施已通过马来西亚卫生部的审计 [11] - 公司展示了其长寿银行设施的视频 [1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 无提问记录 会议直接结束 [12]
CytoMed Therapeutics (GDTC)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