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锂电行业(包括动力电池、储能及上游材料)和固态电池领域[1] * 涉及的公司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瑞浦兰钧、鹏辉能源)[2][3][13]、材料企业(尚泰、中科、璞泰来、裕能、富临精工、万润、天赐材料、石大胜华、多氟多、天际股份、厦钨新能、国恩股份、新国瓷材料、中一科技、远航精密)[13][14][16][19]、零部件企业(科达利、三花智控、法拉电子、中荣股份、宏发股份)[17]以及固态电池相关标的(博云新材、上海喜茶、北京压科兴机电)[18][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1-7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00万辆,预计全年接近300万辆[1][2] * 2025年美国市场渗透率约10%,同比增速约5%[1][2]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增长20%以上,达到约2300万辆,全球渗透率约25%[2] * 2025年中国市场同比增速约为25%,前8个月销量数据良好[2] 动力电池产业链供需与财务表现 * 动力电池环节中国企业占据主导,全球占比约67%,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占比约55%[1][2] * 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材料需求旺盛:正极材料同比增速约40%,负极材料约26%,电解液约32%,隔膜约30%[1][4] * 产业链结构性分化明显: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达100%以上,二三级企业开工率较低,有些仅20%-40%[1][4] * 2025年上半年锂电行业财务表现良好:动力电池归母净利润增速接近30%,负极、铁锂正极、结构件、零部件、电解液等环节增速接近30%,隔膜、铜箔和三元正极增速稍逊[1][5] 四季度动力电池市场驱动力 * 四季度出现抢装现象,主要受政策驱动:2026年1月1日起购置税减半征收刺激提前购买,2025年地方政府以旧换新补贴推动需求[6] * 9-12月份是新能源车销售旺季,叠加车企年度考核目标压力,促使生产端持续扩展[6] 储能市场转向与增长 * 储能市场从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化驱动,内蒙等地参与电网调度的储能比例和时长显著增加(如招标配储时长达4-6小时),可能带来10倍以上增量[7] * 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量达50GWh,备案量约170GWh,预计全年总量约150GWh[1][8] * 欧洲储能市场增速约36%,其中大型项目同比增速约80%[3][9] * 美国储能市场受益于ITC法案调整(补贴抵免延至2035年、本地化要求放松),2025年预计增长30%以上,2026年预计增长百分之十几[3][9] * 澳洲户用储能补贴力度大,中东地区已积累40多GWh项目等待集成商和建设商[3][10] 价格与排产动态 * 储能电芯价格自7月开始上涨:100Ah电芯从0.34美元涨至0.38美元,280Ah电芯从0.28美元涨至0.30美元出头,314Ah电芯从0.29美元涨至0.30美元出头[3][11] * 宁德时代上修2025年出货目标至750GWh(原目标650GWh),2026年预期排产上调至1.1TWh,9月排产约68-69GWh,10月目标约80GWh[3][12][15] * 亿纬锂能2025年目标出货80GWh,上半年出货28.7GWh[12] * 主要材料企业从7月开始排产显著增加,如负极企业从11万吨增加到17万吨左右[12] 固态电池主题与投资机会 * 第四季度固态电池相关策划将密集落地,包括工信部中心审核预计在10月底完成,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对2026年中试线设备招标将在年底稳步推进[18] * 官媒频繁发布固态电池科研进展,显示上层高度重视[18] 其他重要内容 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 * 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直接受益于电池涨价趋势,中创新航、瑞浦兰钧、鹏辉能源储能占比较高[3][13] * 材料企业:负极重点推荐尚泰、中科、璞泰来;正极关注裕能、富临精工、万润;六氟材料(天赐材料、石大胜华、多氟多、天际股份)价格弹性显著(例如天赐材料产能约10万吨,每吨价格上涨1万元将带来约10亿元利润)[13][14][16] * 零部件企业:科达利、三花智控、法拉电子、中荣股份、宏发股份等估值边际变化积极[17] * 固态电池标的:核心推荐博云新材(中科院物理所新技术提升界面性能)、国恩股份(碘化锂纯度达49水平,市占率超50%)、厦钨新能(全球硫化物龙头,获比亚迪三井订单),以及上海喜茶、新国瓷材料、北京压科兴机电、中一科技(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无负极集流体)、远航精密[19]
锂电观点:全面看多!主链+固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