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已经仔细阅读了这份摩根士丹利的全球宏观策略电话会议纪要。以下是我根据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该纪要为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全球宏观策略研究报告,内容覆盖全球宏观经济、利率、外汇及大宗商品市场 [1][8][10] * 报告涉及的主要央行包括美联储FOMC、欧洲央行ECB、英国央行BoE、日本央行BoJ、新西兰联储RBNZ、瑞典央行Riksbank、挪威央行Norges Bank等 [12][26][45][79][80] * 报告涉及的国家及资产包括美国国债UST、G10货币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英镑GBP、加元CAD、澳元AUD等,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 [27][36][49][71][77] 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论点:市场过度关注美国通胀,而忽略了全球性的反通胀趋势 [1][10][20] * 全球CPI通胀在截至9月的一年中平均为3.3%,已处于疫情前稳态区间的底部,低于一年前的4.5% [10][33] * 全球CPI通胀自2022年10月达到10.3%的峰值后,在过去的35个月中有80%的时间处于同比下降态势,显示出强大的下行动量 [10][33] * 尽管美联储19位FOMC参与者中有12位认为其通胀展望的风险偏向上行,且无人认为风险偏向下行,但报告认为应更关注全球数据 [11][12] * 对美联储政策与市场依赖的批评 [15][18][19] * 当前投资者对央行沟通的依赖程度是过去三十年来最高的,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忽视更广泛、基于深入研究的周期视角 * 在政策利率远离有效下限ELB的时期,金融危机GFC时期的前瞻性指导已不适用,但投资者仍过度依赖央行言论 * 全球反通胀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 [27][28] * 无论是整体通胀还是核心通胀,EMDE的消费者价格通胀在过去一年均处于数十年低点 * 关税与生产率是影响未来通胀路径的关键风险与变量 [30][31][32] * 经济学家预计更广泛的关税影响将体现在未来数据中,并认为9月美国核心CPI仍居高不下 * 非金融企业可能选择不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是发布盈利预警,这会增加劳动力市场和CPI通胀的下行风险 * 生产率加速可能允许企业吸收关税成本并维持利润率,从而增加通胀下行风险,但减少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疫情后美国劳动生产率复合年增长率为2.0%,高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1.3%,但低于1990年代初至金融危机前的2.5% [32][35] * 具体的投资建议与对冲策略 [10][34][36] * 建议担忧美国高通胀的投资者对冲下行风险:买入美国国债UST,卖出美元USD * 具体操作包括:在5年期增加美国国债久期、维持美国国债3s30s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交易、卖出美元并买入加元CAD、澳元AUD、英镑GBP、日元JPY和欧元EUR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对各地区利率和外汇的详细策略观点 [38][39][42][44][45][49][50] * 美国利率:建议做多1月联邦基金期货FFF6,买入美国国债(告别10年期收益率高于4.00%的时代),维持短期1年期CPI互换空头 [38][39][66] * 日本利率与日元:认为市场对自民党LDP领导层选举的反应过度,建议做空USD/JPY;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令海外投资者不愿投资日本国债JGB,但建议做多久期和陡峭化交易 [42][47][48][73] * 英国利率与英镑:建议淡化超长期盈亏平衡通胀率的强势,通过10y10y/20y20y RPI扁平化交易操作;看好英镑GBP,因其利差优势,建议做多GBP/USD和GBP/CHF [44][57][64][74] * 欧元区利率:认为市场定价的宽松幅度不足,建议做多短端和10s30s陡峭化交易 [45][55][69] * 商品货币:看涨加元CAD和澳元AUD,因美元看跌机制和油价表现利好CAD,而美国收益率下降和国内数据强劲利好AUD [49][76][77] * 对人工智能AI主题与G10外汇关系的看法 [7][65] * 目前G10外汇对美国利率和非AI板块股票表现的反应大于对AI趋势的反应。除非有证据表明美国AI股票的飙升转化为美国经济增长的超额表现,否则AI对汇率的影响有限 * 报告中包含了大量具体的交易建议、入场水平和风险分析 [82][83][84][85] * 涵盖了利率策略、外汇、通胀挂钩债券、短期策略和利率衍生品等多个领域的详细交易思路
全球宏观策略- 因美国通胀问题而忽视全球通缩大趋势-Global Macro Strategist-Missing the Global Disinflation Forest for the US Inflation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