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生物科技/制药行业,具体聚焦于抗体偶联药物领域[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英论生物(映恩生物),一家专注于ADC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估值与流动性 * 公司股份解禁释放流动性,流通股从0.13亿股增至0.88亿股[3] * 当前估值约250亿港币,被认为已跌至较低水平,具备投资价值[2][3] * 大部分财务投资者可能减持,但二级长线及部分一级长线投资者预计不会短期减持[3] 核心管线项目与进展 * 公司拥有多个确定性管线项目支撑估值,包括B7H3 ADC、HER2 ADC、HER3 ADC等[2][4] * HER2 ADC项目:针对子宫内膜癌和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适应症进展迅速[2][7] 在美国由BioNTech主导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预计2025年下半年披露,并可能向FDA递交上市申请[7] 该适应症年新增病例约1万人,治疗费用20-30万美元,有望达到10亿美元市场规模[7] * B7H3 ADC项目:在小细胞肺癌和CRPC(前列腺癌)适应症上具有潜力,此前在ESMO及ASCO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BIC潜力[2][8] 若成功上市,有望达到超过10亿美元销售峰值[8] * HER3 ADC项目:设计优于默沙东和第一三共的同类产品,在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展示良好数据,默沙东认为其未来可能在乳腺癌方面取得突破[2][9] 该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10] * 公司与GSK、百济神州及Avanza合作推进多个ADC项目,进度领先全球,若疗效突出将具有很好的对外授权潜力[4][15] 合作与联合疗法 * 合作方BioNTech正在通过联合ADC进行PD-L1、VEGF双抗的研究,已启动四项临床试验[4][11] * 在2025年5月份AACR会议上,BioNTech披露了PD-1、VEGF双抗加IN TOP2 ADC的数据,针对铂耐药卵巢癌后线显示出良好疗效和优异安全性[12] 早期资产与未来催化剂 * 公司拥有早期资产如全球首个针对SLE的BDCA2 ADC,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发布初步安全性数据[5][13] * PD-L1 B7H3双抗ADC已于2024年启动中国一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披露初步数据[13] * 自研产品如ADAM9 ADC刚刚进入临床,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有初步数据读出[14] * 未来12至18个月内将有密集的数据读出,为公司带来估值提升[4][5][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管线还包括ADAM9 ADC、PD-L1 B7H3双抗ADC等潜在项目[4] * 与GSK合作的泛实体瘤和消化道肿瘤ADC已成功拿到批件并进入临床[15] * 与百济神州合作的B7H4 ADC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披露POC数据并进入中国三期临床[15] * 与Avanza合作的EGFR和HER3双抗ADC已于2025年早些时候进入一期临床探索阶段[15]
映恩生物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