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映恩生物(09606)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首予映恩生物-B“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43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03 09:26
公司自主建立了4个特色ADC技术平台,和包括BioNTech、百济神州、Avenzo、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 达成授权,交易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该行认为映恩生物全球合作研发有望反哺其创新平台,驱动其 ADC创新的"飞轮效应"。 首款ADC有望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后续管线各具亮点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递交DB-1303(HER2ADC)用于子宫内膜癌在美国的上市申请、用于乳腺 癌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公司DB-1311(B7-H3ADC)在前列腺癌中展示出潜在同类最佳潜力,DB- 1310(HER3ADC)有望后来居上;DB-1305(TROP2ADC)和双抗的联用探索进展全球领先,自免和双抗 ADC不断推动下一代ADC前沿探索。 中金发布研报称,首次覆盖映恩生物-B(09606)给予跑赢行业评级,基于DCF估值,合理市值379亿港 元,对应目标价430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0.1%的上行空间。公司是国际化的平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 创新公司。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ADC是目前全球最具前景、发展最快的药物形式之一 根据Frost&Sullivan,2023年全球ADC市场规模约104亿美元,其预计 ...
中金:首予映恩生物-B(09606)“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43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09:25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首次覆盖映恩生物-B(09606)给予跑赢行业评级,基于DCF估值, 合理市值379亿港元,对应目标价430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0.1%的上行空间。公司是国际化的平台型抗 体偶联药物(ADC)创新公司。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ADC是目前全球最具前景、发展最快的药物形式之一 根据Frost & Sullivan,2023年全球ADC市场规模约104亿美元,其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151亿美元。下 一代ADC正不断探索分子设计和靶点的优化、疗效和安全性的升级,该行认为也有潜力将ADC的应用 从肿瘤拓展到自免等领域。 公司自主建立了4个特色ADC技术平台,和包括 BioNTech、百济神州、Avenzo、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 达成授权,交易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该行认为映恩生物全球合作研发有望反哺其创新平台,驱动其 ADC创新的"飞轮效应"。 首款ADC有望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后续管线各具亮点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递交DB-1303(HER2 ADC)用于子宫内膜癌在美国的上市申请、用于乳 腺癌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公司DB-1311(B7-H3 ADC)在前列腺 ...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9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8:40
港股通单日持股变动 - 沧港铁路(02169)港股通持股单日增幅最大,占比增加10.72%,最新持股比例达33.06% [1][2] - 金风科技(02208)和中创新航(03931)单日持股占比分别增加1.17%和1.02%,最新持股比例分别为48.64%和14.69% [1][2] - 山东墨龙(00568)、金力永磁(06680)和亿华通(02402)单日持股占比减少最多,分别减少1.69%、1.65%和0.89% [1][2]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持股比例高达71.17%,单日增持0.93% [2] - 中远海能(01138)持股比例达70.31%,但单日减持0.34% [2] 港股通五日持股变动 - 大眾公用(01635)五日持股占比大幅增加26.45%,最新持股比例达60.02% [1][3] - 沧港铁路(02169)和山高控股(00412)五日持股占比分别增加21.07%和12.67% [1][3] - 东方电气(01072)五日持股占比减少5.93%,亿华通(02402)和海昌海洋公园(02255)分别减少4.16%和2.54% [1][3] - 金山云(03896)和阜博集团(03738)五日持股占比分别增加2.64%和2.39% [3] 港股通二十日持股变动 - 大眾公用(01635)和沧港铁路(02169)二十日持股占比持续大幅增长,分别增加27.37%和21.39% [3][4]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和中远海能(01138)二十日持股占比增幅显著,分别增加17.15%和13.51% [3][4] - 宜搜科技(02550)二十日持股占比大幅减少13.35%,美中嘉和(02453)和百果园集团(02411)分别减少6.96%和6.35% [4] - 亿华通(02402)二十日持股占比增加10.80%,但单日和五日均为减持 [3][4]
映恩生物-B大幅回撤,ADC有“泡沫”?英派药业递表港交所,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29亿元 | 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8:24
每经记者|金喆 每经编辑|魏官红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 港股创新药ETF (HSCICH) (513120) 周内涨跌 - 2.76% 周内涨跌 -1.60% - A股当周涨跌幅 - 信立泰 博瑞医药 周内涨跌 | | | 30% | 周内涨跌 38.77% - 港股当周涨跌幅 - 晶泰控股 映恩生物 周内涨跌 ↑15.26% | 周内涨跌 | 15.42% 聚焦前沿 热门赛道 全球首个皮下注射抗体药物偶联物 启动II期临床 适应证为晚期非小细 胞肺癌 一周热股 映恩生物-B领跌创新药板块,ADC (抗体偶联药物)有"泡沫" 资本动向 英派药业递表港交所 1款产品上市、 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29亿元 | 《掘金创新药》 栏目由每日经济新闻推出,每周一期 | | --- | | 解读新药研发进展与趋势 剖析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前景 | | 洞察医药资本脉络 见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App、富途牛牛 | 资本眼 一周行情 9月22日至9月26日,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69%,跑输上证指数1.04个百分点。创新药(BK1106)周内下跌2.10%。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HSCICH)周下跌 2.76 ...
映恩生物20250926
2025-09-28 22:57
映恩生物 20250926 摘要 英文生物构建了高度差异化的新一代产品管线,拥有 12 款自主研发候 选药物,其中 7 款进入临床阶段,广泛布局高潜力适应症,并已在全球 17 个国家 230 余家临床中心开展多项临床试验,累计入组患者超过 2000 人,展现了强劲的研发实力和临床转化能力。 公司四大核心技术平台 Ditec、Diback、Dibmac 和 Dupixent,聚焦 不同类型 ADC 药物开发,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加速管线推 进。Ditec 平台已有 5 款临床资产,Dibmac 平台有一款同类首创自身 免疫性疾病 ADC,DIBIAC 平台有两款处于临床阶段管线。 英文生物通过领先的 ADC 技术平台和丰富产品管线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合 作,已与 Seagen、Biotech、百济神州、JFK 和 A Window 等多家公 司达成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 30 亿美元,加速国际化布局。 全球 ADC 市场快速发展,2024 年市场规模超过 1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近 30%。国内市场自 2020 年以来也迅速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95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接近 58%,非肿瘤适应 ...
大摩:市场对生物科技股认可度提升 推动股价跑赢大市 看好康方生物等
智通财经· 2025-09-23 10:06
行业表现 - 香港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股总市值年初至今累计上升154% [1] - 同期恒生指数升幅为34% [1] - 市值表现远超大盘指数 [1] 市场驱动因素 - 市场对本土药企创新能力的认可度发生重大转变 [1] - 预期美联储加快减息步伐将推动风险偏好调整 [1] - 减息预期可能推动资金流向中国生物科技等增长型板块 [1] 个股选择标准 - 个股表现仍取决于公司基本面 [1] - 重点关注商业化执行力及创新研发进度 [1] - 看好具短期催化剂的公司 [1] 推荐标的 - 明确看好的公司包括康方生物(09926)、诺诚健华(09969)、和誉-B(02256)、信达生物(01801)、映恩生物-B(09606) [1] - 给予维升药业-B(02561)及再鼎医药(09688)"跑赢大市"评级 [1]
大摩:市场对生物科技股认可度提升 推动股价跑赢大市 看好康方生物(09926)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0:02
行业表现 - 香港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股总市值年初至今累计上升154% [1] - 同期恒生指数升幅为34% [1] - 市值表现远超大盘反映市场对本土药企创新能力的认可度发生重大转变 [1] 资金流向 - 美联储加快减息步伐预期将推动风险偏好调整 [1] - 减息预期将推动资金流向中国生物科技等增长型板块 [1] 个股选择标准 - 个股表现取决于公司基本面 [1] - 重点关注商业化执行力及创新研发进度 [1] - 看好具短期催化剂的公司 [1] 推荐个股 - 看好康方生物(09926)、诺诚健华(09969)、和誉-B(02256)、信达生物(01801)、映恩生物-B(09606) [1] - 给予维升药业-B(02561)及再鼎医药(09688)"跑赢大市"评级 [1]
港股通创新药继续波动,映恩生物-B下挫12%!520880盘中翻绿,溢价又起!资金连续13日低吸
新浪基金· 2025-09-19 11:36
港股通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9月19日早盘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高开后震荡走低,盘中翻绿区间出现场内溢价,低吸资金或再度涌入 [1] - 成份股中37只创新药研发公司普跌,仅康哲药业、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3股小幅上涨,映恩生物-B重挫逾12%,权重股信达生物跌超4%,石药集团和三生制药跌超2% [3] - 该ETF已连续13日吸金,金额合计超6.7亿元 [4] 指数编制调整与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完成"提纯"修订,完全剔除CXO企业并新增14家创新药研发公司,实现100%聚焦创新药研发 [5] - 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19.75%(截至9月5日),在同类指数中弹性最高,修订后有望避免CXO干扰并增强进攻性 [6] - 全市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规模超17亿元(截至9月12日),日均成交额5.21亿元,支持T+0交易且无QDII额度限制 [7] 行业调整原因分析 - 行业缺乏大BD催化导致在板块竞争中暂处下风 [3] - 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创新药采取审查措施形成阴影 [3] - 港股部分明星公司出现管理层减持及个股非基本面因素波动 [3] 投资前景与策略 - 生物医药板块在美联储降息周期通常呈现全球共振和高弹性特征,国内牛市行情中从未缺席 [3] - 多款创新药谈判进入深水区,后续临床推进和商业化将带来持续现金流,产业趋势明确 [3] - 短期调整可能为优质创新药企业提供买入机会,9月份被提示为布局良机 [3][4]
中国创新药企“闯美”,如何预防政策风险?
虎嗅· 2025-09-18 14:03
政策核心内容 - 特朗普政府草拟行政令要求涉及中国创新药专利或权益的商业交易必须接受CFIUS国家安全审查 重点评估技术转让对美国生物供应链安全的影响[1] - 行政令草案包含三大核心条款:将中国创新药BD交易纳入CFIUS强制审查清单 终止低风险自动豁免惯例 FDA对依赖中国临床数据的药品实施种族敏感性补充审查 要求额外提交至少20%非亚裔人群对比数据 设立关键药品本土产能基金 对15类药品给予生产补贴 联邦采购实施国产优先原则[2] - 行政令处于跨部门意见征集阶段 需经司法部 商务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会签后提交总统签署 预计完成流程需60-90天 历史执行率约68% 因涉及大选前产业保护承诺国会通过概率较高[2] 市场反应 - 消息曝光当日港股创新药指数单日下跌3.82%至2324点 A股创新药板块同步下跌2.17% 板块内逾80%个股出现回调[3] - 次日港股指数回升0.93% A股板块上涨1.08% 反映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应激反应与理性修正过程[3] - 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未逆转 截至2025年9月对欧美license-out交易总额达94.3亿美元 百济神州与Royalty Pharma的9.5亿美元特许权交易 3SBio与辉瑞的60亿美元全球授权构成主要增量[3] 行业背景 - 医保基金年度支出增速约12%持续低于创新药研发投入增速约25% 2025年医保谈判平均降幅维持在54% 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覆盖比例不足15%[4] - 2025年上半年部分创新药对外授权收入占行业营收23.6% 较2020年提升14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成为价值实现关键支撑[4] 企业风险韧性分类 - 全球化布局成熟型企业风险韧性最强评分大于80分 拥有至少2次CFIUS审查通过记录 国际多中心试验中欧美人群占比≥30% 通过CDISC全球数据标准认证 在美国设有通过FDA现场核查的生产基地如百济神州新泽西工厂年产能达120万剂 代表企业百济神州 传奇生物 中国生物制药 预计政策冲击下授权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5][6][7] - 强伙伴绑定型企业风险韧性中等评分60-80分 与美国Top10药企建立深度合作 交易结构中嵌入CFIUS审查共担条款如亚盛医药约定美方承担70%审查责任 临床数据依赖合作方在美国开展补充试验 生产采用技术授权加本土代工模式 代表企业基石药业 亚盛医药 康方生物 高盛测算授权成功率约65%-75%[8] - 授权预期型企业风险韧性薄弱评分小于60分 全球临床布局启动型评分50-60分 欧美多中心试验入组进度不足30% 数据架构需6-12个月改造 交易层面未经历CFIUS审查 供应链未建立海外备份 代表企业信达生物 再鼎医药 石药集团 恒瑞医药[9][10] - 本土依赖型企业评分小于50分 核心管线仅在中国完成临床试验 交易模式为全额首付款结构 生产完全依赖国内供应链 代表企业歌礼制药 德琪医药 三生制药 翰森制药 若启动出海需额外投入2-3亿美元进行数据补正和供应链改造 授权成功率低于30%[11][12] 战略防御体系 - 交易审查风险应对:所有金额大于5000万美元交易需开展国家安全风险预审 参考3SBio与辉瑞交易结构将首付款比例控制在20%以内1.25亿美元 剩余款项与CFIUS审查通过 FDA批准等节点挂钩[13][14] - 与具备政企关系资源的美国律所建立年度合作 提前6个月介入交易架构设计 采用技术分层授权模式 基础化合物专利全球授权 核心工艺专利保留中国境内所有权 引入美国本土投资机构作为财务投资者[15] - 当交易被CFIUS标记为高风险时立即启动替代方案 参考上海莱士收购BPL失败后采用的技术授权加利润分成模式[16] - 数据合规风险应对:所有计划出海的管线在Ⅱ期临床阶段启动全球数据同步采集 欧美人群入组比例不低于25%包含至少3个种族亚组 采用CDISC ODM标准构建数据链 在ClinicalTrials.gov完成公开注册提前12个月进行数据格式验证[17][20] - 对已在中国完成Ⅲ期的药品实施桥接试验加建模分析双轨策略 在美开展100-300例种族敏感性桥接试验 采用FDA认可的PopPK模型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通过该策略将美国审批周期缩短至11个月较传统路径节省8个月[17] - 当收到FDA数据补正通知时启动CRO应急响应机制 48小时内确定补充试验方案 优先使用已建立的欧美临床中心网络如药明康德的美国临床基地 采用适应性试验设计最快6个月完成补正[18][21] - 供应链安全风险应对:实施双基地加双供应商布局 在美国市场采用技术转移加本土生产模式如百济神州将新泽西工厂产能提升至满足美国市场60%需求 原料药供应链建立中国加东南亚备份体系 关键辅料确保2家以上非中资供应商 提前完成FDA药品生产场地备案[24] - 参与美国关键药品产能基金申请 针对抗生素等政策鼓励品类在美国建设符合cGMP标准的生产线 可获得最高30%建设补贴 通过FDA药品供应链透明度计划认证提升采购优先级[22] - 当面临国产优先采购限制时启动区域替代方案 将原供美产品转向中东 拉美等新兴市场 通过WHO预认证进入国际采购体系 2024年中国创新药通过WHO认证数量达18个较2020年增长200% 与美国本土CDMO企业签订应急生产协议[25] 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全球化进程无法回避地缘政治变量影响 高盛报告通过跟踪近5年137笔跨境交易数据将企业划分为三类风险韧性梯队 提前6-12个月进行风险布局的企业在政策冲击下估值回撤幅度比同行低40%以上[4] - 风险韧性指数成为创新药企长期价值核心锚点 将地缘政治风险转化为可执行战略指标 在交易结构中嵌入政策对冲条款 临床阶段考虑种族多样性数据 供应链布局预留冗余空间的企业能抵御短期政策冲击并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抢占先机[23]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9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8: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1.84% 持股数量99.71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69.15%位列第二 持股数量2.80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8.07%排名第三 持股数量22.99亿股 [1] - 前20名持股比例均超57% 包括凯盛新能(67.51%)、中远海能(67.30%)等公司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阿里巴巴-W增持金额最高达143.50亿元 持股数增加8880.13万股 [1] - 盈富基金增持41.59亿元位列第二 持股数增加15112.25万股 [1] - 恆生中国企业增持19.41亿元排名第三 持股数增加1981.36万股 [1] - 百济神州增持17.17亿元 生物医药行业获资金关注 [1] - 前十增持榜涵盖科技(中芯国际)、金融(工商银行)、新能源(比亚迪)等多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美团-W减持金额最大达12.14亿元 持股数减少1154.14万股 [2] - 长城汽车减持8.01亿元 持股数减少4580.85万股 [2] - 小米集团-W减持7.57亿元 持股数减少1308.73万股 [2] - 腾讯控股遭减持4.65亿元 科技板块出现分化 [2] - 减持前十涉及新能源汽车(理想汽车)、地产(华润置地)、金融(建设银行)等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