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工业领域,重点关注航运、港口、造船、国际货运航班及陆路运输等贸易物流环节[2] * 公司:涉及航运公司包括MSC、马士基(Maersk)、达飞轮船(CMA CGM)和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港口吞吐量与货运量放缓: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第41周环比下降6%(同比仍增长3%,但低于第40周12%的同比增幅)[3] 洛杉矶港进口量预估在第43周同比下滑6%(第42周为同比下降5%)[3] 国际货运航班数量在第41周同比下降6%(第40周为同比增长19%)[3] * 中美运价小幅反弹,亚洲区内租船市场稳定: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在9月底后上涨4%[4] 其中上海-美西/美东航线运价分别环比上涨1%和3%[4] 亚洲区内集装箱租船市场保持稳定,亚洲支线船可用性指数环比上升4%,租船指数环比下降1%[4] 区内航运公司倾向于续租而非新租船只[4] * 中国对美国船舶征收新港口服务费:中国交通运输部提议自2025年至2028年,对美国船舶征收每吨400/640/880/1120元人民币的特殊港口服务费,以回应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同期每吨50/80/110/140美元的港口费用[5] 两项措施均自10月14日起生效[5] * 特定航线船舶活动变化:9月份,MSC、马士基、达飞轮船和中远海运在亚洲-美国航线上的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变化分别为+23%、-16%、-39%和-38%[5] 第41周,新航行在中国-美国/亚洲-美国走廊的船舶数量同比分别减少30%和44%[5] 8月份,中欧/中国-亚洲铁路联运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3%和33%[3] * 其他重要数据点:全球8000TEU以上集装箱船平均等待时间在第41周环比下降3%[5] 中国高速公路卡车流量在第41周环比增长6%,但同比下降16%[32]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来源与方法:报告大量依赖瑞银证据实验室(UBS Evidence Lab)的高频数据集,包括全球海事目的地监控、船队监控和贸易监控,利用AIS数据追踪超过35200艘商业船舶[40][41][42][43]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层面的投资缩减是中国工业板块的主要风险,经济疲软可能导致工业品需求或进出口量萎缩[44]
跟踪美国对华关税变化下的贸易流向(第 41 周)-Tracking trade flows amid changing US tariffs on China (week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