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程机械、TIC(测试、检验、认证)、煤炭及煤机设备、航运与船舶制造[1][3][4][6][10][14][15][16][21]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特斯拉、智元(精灵G2)、优必选、隆祺科技、均胜电子、博众精工、中核工业、德国Neural Robotics、越江、杰卡、双环传动、精沃股份、君普智能、卡特彼勒、小松、华测检测、中创智领、中国中船集团[1][4][5][7][9][10][13][15][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人形机器人 * 海外方面,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方案的定点和2026年量纲预期仍在调整,四季度关注点在于三代设计冻结及2026年一季度订单发放[4] * 国产方面,智元发布精灵G2产品,相比G1在硬件设计上有显著改进,如腰部自由度增加至三个,更适合工业场景应用[7] * 智元G2搭载英伟达Jetson系列芯片,并支持其训练的大模型云端调取,发展方向侧重工厂实地性的落地操作[7] * 已有下游企业如隆祺科技、均胜电子采购G2订单,规模上亿元[7] * 国内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板块兴趣浓厚,预计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会有新标的出现,是值得跟踪的科技成长主题[8] 协作机器人 * 协作机器人增速快于工业机器人和移动机型,得益于其人机交互属性和生成AI驱动的技术迭代加速[6] * 中国协作机器人厂商已具备不亚于外资企业的产品技术能力,并已将技术复用给海外,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6] * 德国Neural Robotics在杭州成立子公司,注册资本4500万欧元,与中国厂商合作将协作臂用于工业焊接等领域[5] 工程机械 * 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巨头估值系统性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估值合理[11] * 中国企业收入高度国际化后波动下降,风险折价收敛,估值抬升基础在于多元化海外市场[11] * 矿业投资、制造业转移和政策周期等因素独立于利率周期,对海外收入增速做线性外推是理性保守预期[10] * 不同公司在出海初期阶段有不同主要矛盾及催化剂,需要具体把握节奏[12] TIC行业与华测检测 * TIC行业正从增量逻辑向存量逻辑转变,机构数量减少并向头部集中,品牌精细化运营和并购仍有红利[14] * 华测检测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预期,为8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传统优势业务保持增长,工业测试提速,医学医药订单好转[13]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并购,四季度并表贡献利润,预计明年医药医学、芯片检测等业务将逐步扭亏为盈[13] * 公司目标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希望未来5-10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0%以上[14] * 通过精益管理,公司每年实验室效率提升15%,预计2026年覆盖率达52%,2027年达70%[14] 煤炭及煤机设备 * 煤炭板块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点,对应整体估值约10倍左右,股息利润超过5%[15] * 政策端加强产量调控,今年煤炭产量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降至48亿吨左右[15] * 本轮煤机周期下行可能不同于上一轮,预计2025-2027年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以上,支撑更新需求稳定释放[15] 航运与船舶制造 * 美国对中国船舶301调查调整汽车运输船计费方式,从每车位150美元改为每净吨46美元[16] * 美国取消LNG出口许可证限制,并对港口起重机及货物装卸设备征收100%关税[17] * 中国同步发布对等反制措施,按每竞争计价收取400元人民币,并覆盖美资持股超过25%的相关企业[18] * 替代燃料订单占比显著提升,今年1至7月,LNG和绿醇订单分别占总订单量40%和12%[20] * 中国中船集团子公司自第二季度起进入业绩释放通道,三季报将体现与重工并表后的财务状况[21] 其他重要内容 * 近期机械设备板块整体呈现调整态势,跑输大盘,原因包括锁盈趋势和中美经贸博弈的扰动风险[2] * 全球AI创新周期、新兴市场工业化和外部贸易改善是今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的重要驱动因素[1][2] * 在标的选择上,建议关注第三季度业绩环比提升且2026年业绩有望提速的大龙头企业[9] * 华测检测对应2026年的PE约为20倍,EV/EBITDA估值约为15倍,管理优质且业绩稳健,被视为当前市场波动时期的防守型标的[14]
高端装备半月谈-10月份热门板块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