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金田股份[1] * 行业涉及铜加工、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车、AI散热、机器人、再生资源等[2][3][4][6][10][15]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848.27亿元 同比增长1.54%[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亿元 同比增长104.37%[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4亿元 同比增长205.69%[3]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300%[3] * 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40多万吨 总销量130多万吨 基本持平[3] 高端化战略进展与成果 * 新能源汽车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 累计定点项目达48项[6] * 800伏高压平台新增定点23项 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7%[6] * 公司独供新车企1,000伏以上扁线[6] * AI散热铜排毛利率高于传统产品5-10个百分点[4] * 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 AI散热等)收入占比已达13%-14% 其中超过60%的毛利率由该领域供应[12] * 目标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和AI散热领域收入占比分别提高到25%-30%[4][12] * 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中拥有最大的产能与最全产品线[13] 国际化战略进展与目标 * 海外铜材销量达15.13万吨 同比增长15%[4] * 泰国8万吨铜管项目加紧建设[5] * 越南扩建项目持续扩大客户合作[5] * 计划未来三年筹建至少1至2个新海外工厂 2025年底至2026年初开展第三个海外工厂选址[9] * 目标2028年海外工厂总产能达20万吨 占总产能10%以上[9] * 目标十五末期海外收入比重提升至30%左右[9] 绿色化战略与再生铜业务 * 公司是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技术最高的企业 实现全产业链闭环[7] * 前三季度绿色低碳再生铜销量超过去年全年 同比接近翻番[7] * 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件等领域[7] * 公司90%再生资源来自进口 与国内同行相比成本高出5%~7%[8] * 国家政策长期利好 行业整顿后公司成本劣势有望消除 将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8][14] 磁性材料业务表现与前景 * 前三季度稀土永磁材料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和产销量均实现快速增长[3] * 磁性材料毛利显著增长 目前接近15% 去年不到10%[10] * 产能利用率提高至87%[10] * 计划扩大产能规模至9,990至13,000吨[10] * 提高出口比例是提升利润水平的重要途径[10] * 研发新型号并获得量产订单 应用于低空飞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10] 新兴领域产能与布局 * 半导体和AI散热领域(赛凯带材、铜牌、无氧铜管)产能均超过万吨 前三季度销售已超1万吨[4][12] * 机器人领域重点布局电磁线和磁钢 小扁线已开始量产 并有产品进入试样和量产阶段[15] * 今年机器人板块收入规模预计为百万到千万级别[15] 行业环境与公司展望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近三年产销量规模几乎无变化 停止国内产能扩张[14] * 若行业反内卷有效推进 整个行业毛利水平有望提升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 可为公司增加超过1亿元利润[14] * 再生行业税收整顿和灰色产能出清将显著改善公司竞争环境[14] * 公司对未来五年的毛利增长、净利润增长及业绩表现充满信心[14][16]
金田股份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