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药业20251020
基石药业基石药业(HK:02616)2025-10-20 22:49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生物制药行业,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 [1] * 公司:基石药业,核心研发项目为CS2009(一种三特异性抗体药物)[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药物机理与设计优势 * CS2009是一种三抗结构药物,通过调控T细胞激活(涉及CD28/CD80第二信号)来增强肿瘤免疫反应 [4] * 药物设计为仅在肿瘤微环境内被激活发挥作用,通过单价CTLA-4部分(亲和力约20纳摩尔)避免在外周组织阻断CTLA-4,旨在减少系统性毒副作用 [4][6] * 三抗结构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多点结合和协同效应(如PD-1、CTLA-4、VEGF靶点交联)大幅提高亲和力,增强疗效并降低外周血液浓度 [7] 临床疗效数据 * 初步疗效数据显示优异的疾病控制能力,疾病控制率(DCR)达到71.4%,高于一期临床试验通常约30%的水平 [2][14] * 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14.3%,有患者从稳定疾病(SD)转化为部分缓解(PR) [5][14] * 药物显示出广谱潜力,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三阴乳腺癌、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及软组织肉瘤等多种难治癌种中均观察到疾病控制效果,软组织肉瘤的疾病控制率达66.7% [16] * 剂量探索显示疗效随剂量增加而提升,10毫克剂量不足,20毫克和30毫克剂量组均显示出抗肿瘤活性 [17] 安全性与耐受性 * 安全性表现突出,三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13.94%,横向对比优于AK104、AK112等药物(其发生率可达20%以上) [2][11] * VEGF相关毒性非常少,仅观察到两例高血压、一例蛋白尿及一例由既存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事件 [11][12] * 药物耐受性被研究者评价为"极佳",常见不良反应(如皮肤皮疹、甲状腺问题、肝酶增加)处于较低水平,无显著积蓄效应 [13] * 未发现4级及5级治疗相关副作用,输注反应发生率极低,无需预防用药 [19] 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动力学(PD) * 药物半衰期为6至8天,支持每三周给药一次的方案 [2][13] * 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曲线,抗药物抗体(ADA)阳性率极低 [19] * PD数据显示,外周靶点饱和需20毫克以上剂量;T细胞激活标志物(如CD4、CD8细胞的Ki67和ICOS)在10毫克以上剂量即快速上调;VEGF-A从1至30毫克剂量均显示出快速、持续且深度的降低 [19] 临床试验进展与未来计划 * 一期临床:共有72名患者完成首次给药,49名完成至少一次肿瘤评估 [8] * 二期临床:已启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计划在6个月内获得数据 [8][20] * 三期临床计划:计划于2026年年中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沟通,推进三期临床试验 [2][8] * 未来试验方向:针对一线非小细胞肺癌的三期试验,方案可能为CS2009联合化疗或联合抗体偶联药物(ADC),并与标准疗法(如K药+化疗)进行头对头比较 [9][23] * 数据读出时间点:预计明年6月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将呈现一期数据及部分二期数据 [26] 推荐剂量(RP2D)选择 * 目前推荐剂量(RP2D)的潜在选择为30毫克,基于其良好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5][21] * 二期临床试验将进行20毫克与30毫克的随机对照,以最终确定最合适的剂量,个人倾向于30毫克的可能性更大 [22] 其他产品进展与商业合作 * 舒格利单抗已基于中国数据获得欧洲批准,预计年底上市,该适应症在欧洲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27] * 积极寻求业务发展(BD)合作,特别是在ADC产品组合与CS2009联合治疗方面,会议期间与多家潜在合作方进行了讨论 [10][28] 其他重要内容 监管沟通策略 * 与FDA的沟通将分两次进行:首次是在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阶段提供成熟的一期数据;第二次是在二期结束后决定注册临床试验的推荐剂量(RP4D) [27] 患者人群洞察 * 在免疫治疗(IO)后的患者(如PD-1/PD-L1抑制剂治疗失败者)中,观察到25%的有效率和83.3%的疾病控制率,为推进二线及以上治疗提供了信心 [18] * 假进展现象存在但不影响整体疗效评估,后线患者需要至少三次肿瘤评估才能稳定疗效判断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