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宁德时代,行业为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1]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400.1042亿元,同比增长12.9%[3] * 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5亿元,同比增长41.2%[3] * 当期净利率达19.1%,同比增长4.1个百分点[2][3] * 公司现金储备充裕,期末货币现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过3600亿元[2][3]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为150.7亿元,同比增长15.3%[2][3] 全球产能布局 * 国内多个基地大幅扩产,仅山东济宁基地预计2026年新增储能产能就超过100 GWh[4] * 海外德国工厂已于2024年实现投产并持续盈利[5] * 匈牙利工厂一期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设备已进场调试[5] * 西班牙工厂已完成审批并成立合资公司,即将启动筹建[5] * 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5]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发布全球首创的NP 3.0技术,致力于极端热失控场景下的系统安全[6] * 首款搭载NP 3.0技术的神行PRO电池,能量密度与电池包刚度显著提升[6] * 纳新电池成为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纳米锂电池,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6] * 加快58G等新一代储能大电芯量产,DPP级别储能产品在高安全性和长寿命方面优势显著[2][7] * 587安时电芯因性能优势受客户欢迎,未来出货占比预计上升,山东济宁将投产规模超100 GWh的该产品产能[22] 出货量与业务结构 * 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约为180 GWh[9] * 动力电池与储能出货比例约为80%和20%[2][9] * 国内外出货比例约为70%和30%[2][9] * 实际开票口径超过165 GWh,与出货量差异主要因储能产品收入确认周期[11] * 储能业务增速高于动力业务,但交付受产能紧张影响[15] 市场动态与需求展望 * 动力电池市场中乘用车占主导,但商用车增速迅猛,目前占比约20%[13] * 2025年重卡市场增速超过100%,物流车增速接近60%,重卡渗透率约23%[13] * 全球储能需求高速增长,驱动力来自风光新能源装机量攀升和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7] * 明年需求无论是动力还是储能都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预计到2030年左右需求依然强劲[16] * 乘用车单车带电量将持续提升,纯电动和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呈稳步增长趋势[18][19] 供应链管理与风险应对 * 存货增加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张及为后续交货准备,存货周转天数未明显变化,预计正常消化[10] * 针对锂电设备及材料出口管制政策,认为对现有锂电池出口和海外建厂合作无实质性不利影响[4][11] * 已布局上游供应链并投资相关企业,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挑战[11][12] * 使用套期保值工具管理汇率风险,汇兑损益与成本确认端形成对冲,无实质性负面影响[12] 竞争格局与战略 * 储能系统对安全性要求极高,需要长时间验证,公司在海外市场质量和安全性获高度认可[17] * 公司采取长期战略,不过分担心短期竞争,产品竞争力依然存在[23] * 与客户合作是长期过程,不会因短期供应紧张大幅调整返利政策或账期安排[21][22] * 匈牙利工厂生产成本预计比德国工厂低约20%,对其盈利前景持乐观态度[20] 政策影响与新兴机会 * 国内储能容量电价等政策使得储能站可以盈利,为合作模式提供了基础,打开了市场空间[24] * 钠电池具有成本低、低温性能好等优势,应用场景广泛,初期更适合经济型车型或寒冷地区[25] * 钠电池不仅是锂电池替代品,更拓展了电动车领域边界,下一代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性能[25] * 美国计划加征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客户长期商业安排[23]
宁德时代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