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anaher(DHR)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销售额为61亿美元,核心收入增长3% [8] - 第三季度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189美元,同比增长约10% [9]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4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自由现金流为3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与净收入转化率为146% [9]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82%,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279%,同比提升40个基点 [9] - 第四季度预计核心收入将实现低个位数增长,调整后营业利润率约为27% [20] - 2025年全年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指导区间维持在770-780美元 [20] - 2026年全年预计核心收入增长3%-6%,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扩张超过100个基点,推动高个位数每股收益增长 [21][22][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生物技术板块核心收入增长65% [13] - 生物工艺业务核心收入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其中耗材实现双位数增长,设备收入同比下降十位数以上 [14] - 发现与医疗业务核心收入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医疗和实验室过滤业务增长被蛋白质研究仪器业务下滑部分抵消 [13] - 生命科学板块核心收入下降1%,生命科学仪器业务收入略有增长,生命科学耗材业务收入下降 [16][17] - 诊断板块核心收入增长35% [17] - 临床诊断业务核心收入实现低个位数增长,中国以外地区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18] - Leica Biosystems核心增长超过10% [18] - Beckman Coulter Diagnostics中国以外地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中个位数或更高增长 [18] - Cepheid核心收入实现中个位数增长,非呼吸道检测菜单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其中性健康增长约20%,呼吸道收入超预期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发达市场核心收入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北美市场中个位数增长,西欧市场大致持平 [8] - 高增长市场核心收入实现低个位数增长,中国以外地区表现稳健,但中国市场出现中个位数下滑 [9] - 中国市场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业务增长被诊断业务因量价挂钩采购和报销政策变化导致的下降所抵消 [9] - 中国市场的资助环境略有改善,活动水平提升,贡献了当季收入增长 [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利用Danaher业务系统来应对地缘政治和政策压力,并推动生产力提升 [8] - 持续投资创新以加强长期竞争地位,包括加速数字和人工智能计划 [8] - 生物工艺设备支出预计在年内保持谨慎,但公司凭借自2020年以来在Cytiva的数十亿美元产能投资,处于有利地位以支持客户的区域化制造战略 [14][15] - 生物制剂市场长期前景健康,全球生物药物生产特别是单克隆抗体生产是主要增长动力,过去十年底层需求保持双位数年增长 [15] - 公司对资本配置保持对并购的强烈偏好,但也会在现有水平上进行股票回购 [8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三季度基础条件与上半年基本一致,单克隆抗体全球生产保持强劲,制药研发支出呈现温和复苏但仍低于历史水平,学术和政府需求稳定但疲软 [7] - 诊断和应用市场表现良好 [7] - 政策环境虽在改善但仍具动态性,2026年可能出现一系列结果 [28] - 制药客户因政策讨论趋于明朗而对设备投资决策更具信心 [46] - 中国诊断业务的政策逆风预计在2026年减弱,公司对此持保守看法 [30][37]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三季度部署约20亿美元资本用于回购1000万股普通股,董事会批准新的回购计划,授权回购最多3500万股额外普通股 [10] - 本季度推出了多项前沿产品和技术,包括Cytiva的ÄKTA readyflux TFF系统500、IDT的高纯度可定制向导RNA、Beckman Coulter的Access BD-Tau检测 [10][11][12][13] - Cepheid的全球装机基础在第三季度继续扩大 [19] - 公司在第四季度进行175亿美元的生产力投资,预计将在2026年产生75亿美元的净节约和250亿美元的总节约,带来约030美元的每股收益顺风 [3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2026年3%-6%收入增长指导范围的驱动因素和不确定性 [26] - 指导范围考虑了市场环境的动态性,计划假设终端市场温和复苏 [28] - 生物技术领域预计高个位数核心增长,生物工艺耗材保持强劲,设备支出计划假设持平 [29] - 生命科学领域不假设终端市场显著改善,增长预计温和提升 [29] - 诊断领域预计增长加速,因中国政策逆风消退且全球执行良好,Cepheid呼吸道收入预计与2025年相似,约为17亿美元 [30] - 每股收益方面,假设35%-40%的销量转化率加上成本行动的影响,将带来超过100个基点的利润率扩张,即使在增长区间低端也能实现高个位数每股收益增长 [32] 问题: 中国诊断业务量价挂钩采购的风险和影响 [35] - 公司正在度过从第四季度开始的政策变化浪潮,对明年影响已有较好把握 [36] - 2026年预计有7500万至1亿美元的影响,在Danaher层面相对温和可控 [37] 问题: 生物技术设备复苏的信号和可能性 [42] - 第四季度生物工艺业务预计高个位数增长,发现与医疗业务预计中个位数下降 [43] - 与制药客户的讨论显示,随着最惠国待遇谈判取得可行解决方案和关税趋于稳定,对设备投资决策的信心增强 [45] - 观察到围绕棕地投资的活动和询价增加,但尚未转化为订单,因此计划假设保持谨慎 [46] 问题: 诊断业务(Beckman和Cepheid)2026年展望,除呼吸道和中国外 [47] - Alzheimer检测相关贡献为时尚早,未计入预期 [47] - Beckman中国以外地区预计维持中个位数增长 [47] - Cepheid非呼吸道业务预计维持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增长 [48] 问题: Cepheid业务中呼吸道与性健康等业务的增长组合 [53] - 2026年呼吸道收入指导为持平,性健康等非呼吸道业务预计继续强劲增长 [54] - Cepheid整体业务在2026年预计将实现增长 [55] 问题: 合同结构是否因应成本通胀和供应链问题进行了调整 [56] - 多年来合同已引入更多灵活性,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在生物工艺等领域拥有定价杠杆 [57] 问题: 近期政策事件(如Pfizer MFN公告)是否改变了客户活动或讨论基调 [62] - 观察到客户因政策环境趋于平衡而信心增强,但尚未反映在指导中,需等待订单模式转变 [63][64] 问题: 2026年利润率扩张的潜力,考虑2025年生产力投资的影响 [65] - 2025年约3亿美元的生产力投资对今年利润率构成压力 [65] - 2026年预计超过100个基点的利润率扩张已考虑了净节约和持续投资之间的平衡 [67][69] 问题: 第四季度诊断业务(除呼吸道和中国外)的假设 [75] - 第四季度增长加速主要源于中国量价挂钩采购影响的消退,基础业务预计维持中个位数增长 [76][79] 问题: 资本配置偏好(并购 vs 股票回购) [80] - 对并购保持强烈偏好,但会以投资回报率为透镜评估所有资本配置选项,当前水平的回购也能产生有吸引力的财务回报 [81] 问题: 生物工艺设备需求前景,特别是回流和区域化制造的影响 [85] - 设备需求受制造增长需求和区域化趋势驱动,政策不确定性曾抑制投资,但近期迹象显示这些拖累因素正在消散 [87][88] - 预计回流将首先通过棕地投资体现,随后是更长期的绿地投资,可能推动延长的资本周期 [100] 问题: 2026年生命科学板块增长假设(预计持平)以及上行潜力 [90] - 临床和应用市场保持稳定,制药研发支出温和复苏,学术和政府市场是主要拖累 [92] - 生命科学耗材业务正度过大客户需求峰值后的逆风,计划假设为持平增长,存在上行潜力但需等待订单趋势确认 [93] 问题: 第三季度诊断业务收入超预期的驱动因素 [97] - 超预期主要来自Cepheid呼吸道收入早于预期,约125亿美元属于提前采购,其他业务无特别说明 [98] 问题: 回流对话对生物技术业务资本和经常性需求的长期影响 [99] - 回流和区域化预计将推动资本设备持续投资,可能从棕地投资开始,最终延伸至绿地投资,带来多年的资本周期 [100] 问题: 生物工艺业务订单增长和订单出货比,以及对单克隆抗体增长抵消其他领域疲软的信心 [106] - 订单出货比与全年情况相似,约为1 [107] - 对单克隆抗体增长充满信心,动力来自现有药物商业量增长、新适应症批准和生物类似药上市,该业务占比75%,足以抵消其他领域波动 [108] 问题: 中国本地化政策(如本地生产20%价格优惠)的影响及公司本地化程度 [109] - 20%优惠并非新政策,公司在中国诊断业务的设备和试剂本地化程度很高,视此政策为优势而非短期逆风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