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能源存储、电动汽车、电池及材料供应链 [1][2][5] * 公司:中国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韩国电池材料公司(如POSCO Future M、SK On、LG能源解决方案)、美国能源存储公司(如Fluence Energy)、全球汽车制造商(如通用汽车)以及众多电池产业链上的公司(如CATL、Samsung SDI等)[1][2][5][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动态与销售表现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创下历史新高,9月销量达到1604万辆,同比增长246%,环比增长150%,其中纯电动汽车首次超过100万辆(1058万辆)[1] *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在9月同比翻倍,但环比7月和8月停滞在约22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的138% [1] * 美国第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为4385万辆,创下单季度新高,占新车总销量的11%,但分析师预计联邦补贴到期后销量将出现下滑,到2030年份额可能达到25% [5] 供应链发展与合作 * POSCO Future M与一家全球汽车制造商签署了价值6700亿韩元(47亿美元)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供应合同,为期4年(2027-2031年),若延长至10年总价值可达17万亿韩元 [1] * SK On已在中国开始生产其新型46系列圆柱电池(4680、4695、46120)原型,年产能为30万单位 [2] * 通用汽车与浦项制铁暂停了加拿大正极材料工厂的二期扩建计划,但一期3万吨年产能项目仍在按计划进行 [5] * 瑞士Imerys与中国杉杉股份合作,计划在欧洲生产高性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5] 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中国发布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将公共充电桩服务能力提升至超过3亿千瓦(300 GW),充电网络扩大至约2800万个设施 [1][2] * 德国政府尚未就计划中的低收入家庭电动汽车补贴方案做出最终决定,传闻补贴金额最高为4000欧元 [5] * 挪威政府提议在2026年将电动汽车增值税豁免门槛从50万挪威克朗降至30万克朗,并计划在2027年完全取消该优惠 [6] * 中国自6月28日起禁止无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锂电池在国内航班上随身携带 [1] 技术与安全 * 比亚迪因技术缺陷在中国召回超过115万辆汽车,涉及混合动力唐系列和纯电元Pro车型,问题包括部件设计缺陷和电池防水设计瑕疵 [1] * 一起由旅客随身行李中的锂电池自燃引发的火灾导致国航航班备降 [1] * 比亚迪计划在南非和欧洲推广其“闪充”技术,声称可在5分钟内为车辆补充400公里续航所需的电量 [10] 商品价格与成本 * 关键金属价格出现波动,钴价同比上涨81%,现货镍价同比下降11% [8] * 现货LFP电芯成本为52美元/千瓦时,NMC811电芯成本为73美元/千瓦时 [8] * LFP电池包成本为78美元/千瓦时,NMC电池包成本为105美元/千瓦时 [8] * 全球最大钴生产商CMOC警告,钴价若进一步上涨可能加速电池制造商减少钴用量的进程 [1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评级与估值:文档提供了多家电池产业链公司的股价、市值和估值指标,例如CATL(300750 CH)评级为跑赢大市,目标价42000元 [11][18] * 研究报告列表:文档末尾列出了伯恩斯坦关于全球能源存储和电池行业的大量近期研究报告标题,涵盖了市场展望、技术路线图、公司分析和地缘政治影响等多个方面 [13][14][15][16][17]
电池周刊 10 月 20 日-Battery Weekly 20 Octo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