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新莱应材[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约13-14%,创单季度新高[4] 但扣非前净利润为3,7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3,200万元,出现下滑[4] * 前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但利润同比下降约25%[2][4] * 分业务看,前三季度食品业务贡献收入4.8亿元,半导体业务贡献2.8亿元,医药业务贡献约8,000万元[2][4] 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 食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4] 预计四季度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8] * 半导体业务增速最快,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亿元,第三季度收入为2.8亿元,显示三季度显著增长[2][9] 预计四季度环比仍将保持增长态势[2][9] 但毛利率有所下降[2][4] * 医药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毛利率下滑的挑战[2][4] 短期内难以看到转折点,将继续承受行业底部压力[2][8] 产品布局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阀门类产品上重点布局气体阀门和真空阀门[5] 真空阀门(如角阀、闸阀)已在国内头部客户实现批量出货,与VAT等国际品牌竞争[2][5] 正在开发控压蝶阀、钟摆阀和传输阀,并已在客户端小批量出货[5] * 气体系统产品(如调压阀、隔膜阀)取得突破,受益于美国制裁加紧带来的国产替代趋势[2][6] * 公司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设备的薄膜沉积、刻蚀、离子注入、量检测和光刻等领域,其中薄膜沉积和干法刻蚀是最大的单一产品[12] * 国内半导体业务占比约为2/3,主要客户为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客户正逐步转向公司提供的零部件模组化解决方案[3][12] 毛利率与竞争环境 * 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包括固定资产投入增加导致折旧增加、新产能筹备期间人员成本上升、以及中美关系影响导致海外高毛利客户减少[2][7] * 国内市场价格目前没有明显压力,但公司认为未来几年可能面临价格竞争压力,压力可能来自行业整体经济趋势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7] * 国内市场竞争主要来自日韩公司,尤其在气体传输领域,日系公司占比较高[13] 公司通过技术支持帮助客户实现放量,并具备核心竞争力[13] 产能规划与海外业务 * 公司计划2026年开工建设新产能,预计2027年底或2028年初投产[2][10] 达产后产能约为15亿元,爬坡期约4年,到2031年前后基本满产[2][10] * 受美国制裁影响,海外半导体业务量自2020年开始萎缩,目前已降至较低水平,海外收入占比约为1/3[3][11][12] 未来走势取决于中美关系发展[11] * 公司自2012年起成为应用材料等海外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合格供应商,但当前业务受影响[11] 运营与交付 * 半导体新品交付周期约为一个季度,因样品订单、试验订单及新品占比较高,交付周期逐步拉长[9]
新莱应材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