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前景与市场机会 - 建筑业年产值达数十万亿 国民支柱产业地位未变 [1] - 市场机会主要来自基建领域(水利、公路、铁路)投资力度强 项目周期长 数字化需求迫切 [1] - 存量市场巨大且可持续 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建筑维护、厂房更新等城市更新与运维业务 [1] - 制造业升级带动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建造需求旺盛 [1] - 行业核心趋势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管控和高质量发展 客户对数字化降本增效需求更真实紧迫 [1] 造价业务发展 - 造价业务从招投标阶段算价计价 扩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2] - 增长动力来自产品模块扩展(如算量产品延伸至安装、装饰、市政等专业)和服务深度增加(指标数据、材料价格、成本测算等增值服务) [2] - 新清单政策落地驱动行业向市场化、精细化发展 强化成本管理刚性需求 [2] - 尽管项目数量减少 但通过帮助客户管好单个项目成本 实现客户价值提升和业务场景深化 [3] - 每个建设项目都需成本管控 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3] 施工业务战略与盈利 - 施工业务作为公司第二曲线战略地位不变 覆盖项目建设最复杂、周期最长、浪费最多环节 数字化价值空间大 [4] - 业务调整聚焦纯软件解决方案 剥离硬件 降低人力与运营成本 毛利率改善 经营质量提升 [4] - 从单点工具升级为一体化平台 打通人员、机械、材料、进度、安全等管理要素数据 实现协同管理 [4] - 加大对基建领域投入 深耕水利、公路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 产品布局完善 [4] - 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 追求人均高产出 通过考核调整驱动业务健康 亏损持续收窄 [4] 设计业务进展 - 设计业务是建筑数字化转型核心工业软件 技术壁垒高 市场空间大 已投入超十年 [4] - 2020年收购洛阳鸿业 推出数维系列软件(房建与基建两大板块) [4] - 推动设计与成本业务协同 推广设计成本一体化解决方案 以EPC项目为切入点 帮助客户在设计阶段快速成本核算与方案优化 解决设计超概算痛点 [4] - 国产化替代为推动力 产品已在香港、深圳、广州等地政府项目试点推广 [5]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业务为确定发展方向 双线并行策略 [5] - 亚洲市场:推进算量、计价等全球版产品研发与能力升级 深度客户经营打造成本业务规模化根据地 预计明年在东南亚试点验证和销售 [5] - 欧洲市场:加快设计等系列产品推广 基于收购的MagiCAD(占有率与品牌认知度高) 将其底层平台切换至自主可控数维平台 提升技术自主性与协同能力 已在芬兰试点 后续放量推广 [5] AI技术应用与战略 - 公司高度重视AI大模型技术 2023年提出ALL IN AI战略 所有产品已有AI赋能 [5] - AI推动软件从效率工具向提供结果与价值的服务转变 能深入业务逻辑解决更深层次问题(如直接节约成本、优化项目方案) 创造更大实际价值 [5] - 基础层:构建行业垂类大模型 融合建筑专业知识与数据 解决通用大模型专业场景适应性问题 [5] - 产品层:核心产品线融合AI能力 如算量业务AI识图(拍照或图纸快速生成算量模型 将数周工作压缩至几小时) 施工业务计算机视觉(摄像头识别安全隐患、监控物料消耗、分析施工进度) 设计业务AI方案生成与优化 [6] 成本费用管控 - 费用管控严格 年初制定年度预算 过程中动态调整 [7] - 管控基调为提升整体人效和专项费用专项管理 [7] - 通过组织优化与人员调整 总人数下降 推动人均效能提升 [7] - 薪酬费用因人员优化下降 但仍保持对核心优秀人才激励与员工共享利润 非薪酬费用围绕市场机会必要投入(如营销举办行业峰会与客户活动 研发重点投向AI与海外等战略领域) [7] - 未来追求有质量增长 费用投入更聚焦 实现利润与现金流可持续增长 [7] 未来战略规划 - 十三规划围绕三大核心方向:全面推进AI战略 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所有产品与解决方案 海外市场作为重要增长引擎进行系统性布局 持续聚焦建筑主业 深耕成本、施工和设计三大业务机会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7] - 公司对建筑数字化方向保持坚定信心 保持战略定力 加大技术投入和产品创新 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7]
广联达(002410) - 002410广联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