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长光华芯,行业为光芯片与激光器行业,具体涵盖工业激光、光通信(特别是高速光模块)、激光雷达、机器人视觉及特殊行业(如军工)应用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39亿元,同比增长6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4万元,延续了增长态势 [2] * 业务构成方面,工业类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约65%,特殊行业占比约20%,光通信业务占比约10%,各板块均保持良好增长 [2]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同比增长可维持在百分之六十几,全年目标任务可以顺利实现 [20] 产品与技术进展 * 高功率单管产品在三季度保持高速增长,行业集中度已基本成型 [2][17] * 光通信产品取得显著进展,EML(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已获得国内主要云厂商认可并开始批量出货 [2][5] * 公司推出200毫瓦BLB蓝激光器,吸引大量头部客户进行样品测试,主要用于硅光800G以上甚至1.6T应用 [2][6][19] * 公司在激光雷达领域深耕主流战略客户,并切入机器人视觉等新兴应用市场 [2][6] 市场机遇与挑战 * 地缘政治因素产生影响,美国市场对800G及以上速率模块需求巨大(需求量约3000万只),而国内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200G和400G [2][7][13] * 预计2026年全球光芯片市场仍将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800G光模块,这为中国厂商(如中金公司的EML和DFB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机会 [2][8] * 公司判断2026年在北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有较大概率实现突破,已有美国客户开始厂验和商务接洽 [7][13] 产能与供应链 * 公司EML和LRP产品的基本产能为500万颗,后端测试能力是主要瓶颈,但扩展灵活,约需两到三个月即可完成倍增 [4][9] * 若不考虑后端测试瓶颈,将所有MOCVD设备用于生产EML或CW,理论上的最大年产能可达2000万颗 [4][10] * 核心设备及物料供应稳定,电子束光刻有替代方案,衬底采购因量大且具战略合作而优先得到保障 [11] 战略与前景 * 公司坚持"一平台一支点"战略,聚焦中高端市场,放弃低端产品,目标是对标美国Coherent [4][21] * 未来主要增长点包括:工业领域的稳固地位、军工领域的高毛利率增量、以及光通信领域因行业供不应求带来的渗透机会 [17][23] * 预计EML和DFB产品的毛利率可维持在40%以上,随着订单增加和良率提升,与海外厂商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18] 其他重要内容 * 英伟达芯片走向的不确定性曾导致下游云厂商观望,对三季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测试与建设工作仍在推进 [2] * 特殊应用领域(军工)的营业收入占比从不到10%提升至约20%,且毛利水平提高,预计四季度及明年将继续高速增长 [17] * 公司强调其平台型企业的优势,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并提供从100G EML到100G Vivo等的完整数通解决方案 [16]
长光华芯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