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杰普特[1] * 公司业务聚焦于激光器、激光/光学设备及光通信器件[3][13] * 主要下游行业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动力电池及储能、泛半导体、被动元件等[3][4][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与增长来源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收入超过15亿元[3] * 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增长来源包括:消费类激光器贡献约1.5亿元增量[2][4]、锂电池和储能扩产带来良好销售表现[2][4]、通信行业资质认证及扩产带来单季3,000万元增量且已实现盈利[2][4][5]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42%,净利润率达17%,创下新高[6] 业务板块进展与展望 通信业务 * 通信业务被视为公司下一个重要增长曲线,2025年预计完成约1亿元量级收入,未来2-3年目标超过10亿元[2][7] * 第三季度通信业务经营利润率已与公司整体持平[2][7] * 公司在泰国和惠州工厂扩展顺利,订单增速快[7] * 光通信自动化设备导入提升效率,例如NPO后端检测设备将检测时间从两人两小时缩短至一人20分钟[16] * 通信业务第三季度毛利率约30%,预计随规模扩大和自动化设备导入将进一步提升[16] * 对2026年通信业务规模达5亿元或更乐观目标充满信心,可触达性高[17] 消费电子领域 * 为A客户折叠屏手机提供的Face ID Meta Lens已小批量出货,预计2026年大批量出货,潜在设备空间约30亿元,对应利润约10亿元[2][9] * 独家服务A客户XR线条检测需求,并参与AI眼镜项目,与OpenAI对接新需求[9][18] * 确定性的项目包括Face ID检测及折叠屏手机相关检测设备,2025年及2026年需求明确[18] 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 * 大客户扩产指引乐观,二线及海外客户开始采用公司激光器,趋势向上[2][10] * 主要配合C客户提供3至4款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及相关配件,在各类型产品结构中市占率、格局及研发进度良好[20] 激光器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激光器业务收入约9亿元,其中MOPA激光器6.5亿元,固体激光器1亿元,连续光激光器1.5亿元[3] * 消费类激光器因技术方案升级将继续贡献大幅增量[2][6] * 与创想3D合作持续推进,预计2025年12月会有大批量产品出货[12] * 激光器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C端的应用场景(如3D打印)处于从0到1的初期阶段[11] 其他设备业务 * 被动元器件设备收入约为1亿元,其中测试分选机是最大增量,预计2026年订单将实现国产化从0到1的突破[3][19] * PCB激光盲孔专机设备已获得东山、盛宏等客户订单,并进行A客户测试,市场空间广阔[4][8] * 在软板国产化替代方面已站稳脚跟,2026年可开始起量[22] 其他重要内容 客户与竞争格局 * 在大客户方面,如创想3D的部分激光器为独供(MOPA和固体紫外),半导体蓝光为共供[24] * 对于二线客户有信心以高市占率或独家方式合作[24] 运营与规划 * 公司预计2026年总人数将增至2,000-2,100人(2025年约为1,900-2,000人)[30] * 2026年整体费用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其中研发和管理费用增幅约10%,销售费用可能随收入增长增加30%[30] * 库存减值占利润或收入比例将持续下降,但绝对值无法明确预测[21] 新领域布局 * 公司投资了随动智能(占股5%),在机器人领域有所布局[25] * 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关注设备类、组装类业务及激光传感器和光学器件等远期需求[27] * 北美子公司针对A客户及其他消费电子、激光检测设备需求,并开发OpenAI硬件需求,目前处于早期阶段[22]
杰普特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