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伍技术
赛伍技术赛伍技术(SH:603212)2025-11-01 20:4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赛伍技术 [1] * 行业:光伏材料(胶膜、背板)、新能源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钙钛矿等 [1][3][31][54][7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整体业绩与战略方向 * 公司三季度单季度收入为6.87亿元,同比增长4.8%,收入同比下滑趋势止住并企稳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4489万元,但同比实现44%的增长,环比亏损略微扩大 [2] * 业绩处于底部承压状态,战略方向是光伏板块企稳,非光伏板块快速增长 [4][5] * 公司希望在未来短时间内实现单月度扭亏为盈 [5] * 长期战略模板参考美国3M和日本日东电工,规划多元化发展,目标到2030年拓展至15个产品领域 [80][81][82] 2 光伏业务板块分析 * 胶膜业务:价格企稳,三季度毛利率为负1%,较二季度的负3%-4%明显回暖,10月份预计毛利率转正 [15][17] * 胶膜业务:产能利用率接近70%,月销售量约2000-3000万平米,订单饱满 [15][16][68] * 胶膜业务:提升利润措施包括优化原材料期货采购策略、内部挖潜设备改造、合理分配越南与国内生产订单 [18] * 背板业务:下游需求不佳,收入占比降至约3%,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整体销售额影响已很小 [2][9][12] * 背板业务:未来规划保留特种背板产能(如建筑一体化屋顶、便携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放弃追求市占率,目标明年第二季度看到绩效改善 [8][9][11][13] * 背板业务:原有生产线可通过技改转产非光伏产品(如蓝膜),避免资产闲置 [37] * 行业环境:光伏行业反内卷进展缓慢,硅料环节已缓解,但压力尚未完全传导至下游组件厂,行业整体盈利恢复仍需时间(以半年为单位) [63][66] 3 非光伏业务板块进展 * 新能源汽车材料:三季度单季度收入达到约1.8亿元,上半年同比增长50%多,已取代背板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 [3][28] * 新能源汽车材料:主要产品为蓝膜,占比70%以上,其他包括CCS系统用热压膜、FFC胶膜、冷板材料等 [25][27][28] * 技术迭代:蓝膜向高剪切、UV固化方向发展,公司7兆帕高剪切蓝膜已实现量产并有持续订单,为行业首家 [29][30] * 未来布局: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电芯内部过程膜、胶粘剂等,预计27年量产)、储能市场材料、车体材料、BMS导热散热材料 [20][21][22][44] * 消费电子材料:重点发展光学膜(如TPF,后续规划五件套)、导热散热材料(应用于AI服务器、家电等)、声学振膜(已为头部客户量产)、绿色胶带(无溶剂、生物基)等 [31][32][33][34] * 半导体材料:研发重点方向之一,已量产CMP固定胶带,布局晶圆切割膜等过程材料,瞄准国产替代日系供应商的机会 [54][55][56][58] * 钙钛矿材料:已有小规模订单和盈利,技术方案准备较全面,预计未来将随下游应用(如叠瓦技术)逐步放量,而非爆发式增长 [71][72][74] 4 产能与资产规划 * 九龙工厂:现有厂房一半已用于3C和半导体材料并接近满产,剩余一半厂房已规划用于扩产新能源汽车材料、高端光学膜(数条产线)、绿色胶带,建设期约一年 [40] * 越南基地:胶膜产能已满产,月销量约1500万平米,目前存在外协代工,四季度目标实现盈亏平衡 [59][60] 5 其他研发与业务 * AI技术:成立AI研究公司主要用于辅助高分子材料研发,未来可能作为软件/硬件支持商产生千万级收入,但非主业 [77][78] * 研发资源:研发团队约130人,重点投入新能源汽车材料、3C材料、半导体材料三大方向 [53][5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财务状况可控,单季度亏损额维持在3000万至4000万 [5] * 背板业务调整对整体销售额影响有限,重点在于减少其利润拖累 [12][13] * 半导体材料市场利润较好,虽规模不及其他板块,但有望达到数亿元销售额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