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超捷股份[1] * 行业涉及汽车零部件、航空制造、商业航天及机器人[2][3] 核心财务表现与影响因素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02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54%[2] * 净利润下降主因是汽车零部件业务产能调整产生约800万元成本,以及航空业务因股权占比增加导致合并口径下亏损约400万元[3][4] * 若排除上述两项因素,公司前三季度利润约为4,000万元[2][4] * 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受汽车业务产能调整(单季度影响约400万元)和航空业务股权关系影响,总计约800万元[11] * 公司预计四季度汽车主业产能调整完成,叠加传统旺季,毛利率和净利润水平将恢复增长[2][11] 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汽车零部件业务 * 该业务是公司核心,前三季度收入占比92.96%,同比增长27.52%[2][5] * 2025年全年预计收入增速为27%至30%,毛利率略低于20%[18] * 2026年初步估算收入增速为25%左右,毛利率可能超过20%,净利润率预计在10%左右[3][19] * 业务中国内市场占比约85%,国外占比15%,国外市场增速略高于国内[3][22] * 出口业务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预计三年后出口占比可能从当前15%提高到30%[3][22] 商业航天业务 * 该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前三季度收入占比5.27%,同比增长1,161%[2][5] * 客户主要为行业头部公司,今年交付产品(整流罩、壳段等)总价值约1,000万元[6] * 2025年全年预期收入增速达到翻倍增长或200%至300%[18] * 2026年初步预测收入增速为50%,并有望实现小幅盈利[3][19] * 预计随着年底火箭发射实验密集期,2026年订单量将显著增加,年初已接订单约六七千万元[6][10] 航空业务 * 前三季度收入占比1.77%,同比增长70%[2][5] * 2025年全年预计收入增速将达到300%以上[18] * 2026年保守估计收入增速为30%以上,并力争实现盈利转正[3][19] 机器人业务 * 业务分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和服务机器人整机两部分,已与国内两家主机厂达成合作[3][12] * 产品范围将从金属件扩展到塑料件及皮革材料等零部件[12] * 法律服务机器人合作公司已取得固定智能终端订单,预计明年陆续释放收入贡献[3][13] 竞争优势与风险 竞争优势 * 在商业航天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与核心客户共同研发积累了丰富经验,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显著提升[2][9] * 作为上市公司,在后续投入和产能扩建方面具备更强实力[2][9] * 商业航天产能调整周期约4个月,公司表示产能投资没有上限,可根据需求扩充[7] 潜在风险 * 商业航天核心客户为确保供应链安全,2026年可能会引入新的供应商,公司独供地位可能改变[8] * 商业航天行业订单受客户火箭发射成功率影响大,存在不确定性[10] * 公司实控人出于资金规划需求计划进行减持[1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智源公司合作主要供应紧固件类产品,并正努力拓展金属结构件等产品供应[14] * 公司认为国内可回收火箭技术商业化至少需3至5年,短期内不会对市场空间产生重大影响[15] * 公司计划向更高价值量产品拓展,如发动机阀门、管路以及航天紧固件等[17] * 2025年股权激励的利润指标(1.37亿元)难以实现,但营收端仍有机会达成解锁条件[20] * 公司对围绕商业航天和机器人领域的再融资及并购持开放态度[21]
超捷股份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