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核心财务表现 * 白云机场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约为13.47亿元,剔除第二季度一笔超过1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后,整体利润仍呈增长态势[2][3] * 公司收入呈现逐季上升趋势,第一季度收入超过18.2亿元,第二季度达到19.05亿元,第三季度增长至19.7亿元[3] * 净利润方面,第一季度约为3.07亿元,第二季度接近5.9亿元,第三季度为4.5亿元[3] * 2025年前三季度航空性收入总计约23.7-23.8亿元,非航空性收入总计33亿元[2][13] * 公司定增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正待证监会批复,预计年内完成可能性较大[5][25] * 公司更新分红政策,2024-2026年分红比例不低于50%,若2025年定增实施,则当年分红比例将不低于50%[5][26] 业务运营数据与恢复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底,白云机场累计保障航班45万架次,同比增长7.6%,旅客吞吐量达6,874万人次,同比增长8.8%[2][4] * 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为1,4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但与2019年的1,800多万人次相比仍有300-400万人的缺口[4][12] * 国际旅客恢复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显著,全年恢复至2019年水平压力较大[2][12] * 公司业绩恢复较快的原因包括重视创收和控本,疫情后加大成本费用管控力度,使成本费用增长低于收入增长[27] 基础设施进展与未来规划 * T3航站楼已于2025年10月30日投入使用,民航局批准高峰小时容量提升至93架次[2][6][9] * 根据规划,到2030年白云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目标是1.2亿人次[6] * T1航站楼改造方案公司内部已多轮论证,但尚未最终确定和对外公布,将在T3运行顺畅后开始关闭改造[2][11] * 第三跑道投产后的资产使用模式正在与集团协商中,尚未确定明确方案,目前财务核算以暂估值入账[8] 各项业务收入结构详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非航空性收入中,地面服务收入约8.3亿元,贵宾厅及航班延时服务收入3.3亿元,特许经营和航站楼租赁业务合计约4.4-4.5亿元[2][14] * 2025年第三季度,航空性收入约为8亿元,非航空性收入约为11-12亿元[13] * 第三季度非航收入中,免税收入约为1.2亿元,地面服务收入约为3亿元,贵宾厅及航班延时服务收入约为1.2亿元[13] * 前三季度免税收入累计达到3.6亿元,上半年为2.4亿元,即第三季度增长约1.2亿元[2][15] * 配餐业务收入1.5-1.6亿元,自营广告业务收入大致在1.4亿左右[14][21] 免税业务深度分析 * 免税业务虽有所提升,但增幅不明显,主要由于国际客流量恢复有限以及购买力和销售情况未出现显著增长[15] * 人均免税销售额与2019年相比仍有差距,并且自2025年以来变化不大,相对平稳[16] * 新成立的室内免税店于2025年8月开始运营,公司仅持股10%,对公司收益贡献有限[17] * T2机场免税协议将于2026年到期,续签或重新招标需等待国家相关部门批复,预计大概率仍由中免集团中标[2][20] * 与中免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将承接T3航站楼的免税经营,进境店面积需政府批准,T1平移至T3后总面积保持现有水平[18][19] 非航业务挑战与策略 * 广告业务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自营团队面临发布价格难以提高的问题[5][21] * T2航站楼出租率大致在80%左右,T1因即将关停多为短期合同,T3招商价格较疫情前有所下降[21] * 公司计划对外招标以引入更有实力的广告运营商,T3项目即通过招标进行,若找不到合适运营商才会使用自有广告公司[5][23] * 2025年因部分广告商解约公司获得一次性收益,但未来类似情况发生的概率较低,不具有持续性[24] 成本费用与未来展望 * 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环比上升主要由于人工成本增加和办公租赁费略有上涨[7] * 第四季度成本费用增加是大概率事件,原因包括行业惯例年底支出落实,以及T3第五跑道投入使用带来的日常运营管理成本增加[28]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并与控股股东沟通争取更多权益,以降低三期项目带来的成本压力[27]
白云机场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