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中信博[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支架系统 包括跟踪支架和固定支架[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与订单情况 * 公司三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主要因国内外项目延期 特别是组件反内卷导致的延迟[3] * 三季度跟踪支架出货量约2GW 固定支架出货量约2GW[4] * 三季度跟踪支架毛利率约为19% 固定支架毛利率约为7%[4] * 2024年在手订单规模约50亿元跟踪支架和10亿元固定支架 2025年预计维持60亿元跟踪支架和10亿元固定支架[5] * 阿达尼订单从七八月份开始逐渐恢复 中东市场潜力大 预计今年签订17-18GW规模 正在对接4GW以上新订单[5][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欧洲市场在手订单约7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的2亿元增加明显[10] 市场布局与区域策略 * 公司全球市占率已超过16% 目标成为全球第一[8] * 印度和中东市场订单回流将推动业绩恢复[3] * 欧洲市场通过差异化应用场景和产品提高需求匹配度 建立功能型总部 定位为全球研发中心[7][9] * 拉美 澳洲等地订单增速较快 毛利相对更高[19] * 国内跟踪支架需求转变 在峰谷价差和交易性电价逻辑下更契合市场需求[13] * 国内竞争激烈 有40多家厂商 但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保持优势[14]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连续四年推出三款全球首发产品 通过差异化布局实现本土化优势[8] * 在欧洲推出全球首发产品天柔 是一款柔性跟踪系统 能规避地面坡度超过18度的限制[9] * 主推智能安装机器人 围绕跟踪支架和组件统一研发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5] * 新研发迭代产品如柔性跟踪将增强应用场景适配性[20] *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过两亿元人民币[21]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未来跟踪支架毛利率预计保持稳定[2][19] * 国内跟踪支架项目内部指引毛利率尽量保持在15%左右[16]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8%逐步提升至20%左右 通过优化运营和控制成本实现[23] * 海外新建区域总部导致成本增加 但随着总部搭建完成 未来将出现降本空间[23] 挑战与机遇 * 跟踪支架市场前期增长主要体现在量的增长 而非渗透率的提升[18] * 国内柔性组件市场受建筑标准限制 成本高 接受度尚待培育[24] * 2025年签订的柔性支架订单较零散 主要项目集中在国内 难以评估公允毛利[25] * 组件技术趋于成熟 但支架发展仍处于快速变革期[20]
中信博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