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为23.08亿美元,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3%,超过21亿至22亿美元的指引 [4][12] - 非GAAP每股收益为1.22美元,上一季度为0.29美元,超过0.70至0.90美元的指引 [4][15] - 非GAAP毛利率为29.9%,环比提升350个基点,超过28.5%至29.5%的指引 [14][15]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4.48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利润率为19.4% [4][16] - 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为14.42亿美元,总债务为13.51亿美元,实现净现金头寸9100万美元 [4][16] - 库存天数从135天降至115天 [16] - 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为25.5亿至26.5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3.00至3.40美元 [17][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边缘业务(原客户端业务)营收为13.87亿美元,环比增长26% [14] - 消费者业务营收为6.52亿美元,环比增长11% [14] - 数据中心业务(原云业务)营收为2.69亿美元,环比增长26% [14] - 出货量(比特)环比增长中双位数,价格环比增长中单位数 [12] - BiCS8技术产品占总比特出货量的15%,预计在2026财年末将成为比特生产的主要部分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数据中心市场增长强劲,主要由AI驱动,2026年数据中心NAND市场预计将首次成为最大市场 [45][96] - 边缘市场受益于PC更新周期(Windows 11采用和Windows 10终止支持)和高端智能手机(具备生成式AI功能)的适度增长 [8][95] - 消费者市场在假日季前定位良好,与任天堂等公司的合作稳固,Switch 2 microSD Express卡在Q1销量超过90万张 [9][10] - 预计2025年和2026年PC单位出货量将低个位数增长,设备容量将中个位数增长;智能手机设备容量将高个位数增长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通过战略性分配决策最大化长期价值创造,优先考虑最战略性的客户 [5][27] - 正在推进技术路线图,包括BiCS8和High Bandwidth Flash (HBF)技术,以服务于数据中心和边缘AI推理应用 [6][7][9][64] - 数据中心业务势头强劲,Stargate SSD产品线有两个超大规模客户正在进行认证,第三个超大规模客户和一个主要存储OEM计划在2026日历年进行 [7] - 公司计划与市场同步增长比特供应,假设比特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在中高双位数 [19][30] - 资本支出计划保持不变,重点投资于业务并通过Big Sage技术转型提高生产率 [19][3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NAND产品需求持续超过供应,这一动态预计将持续到2026日历年之后 [4][17] - 数据中心市场前景非常乐观,2026年数据中心市场NAND需求预测从三周前的中20%水平上调至中40%水平 [38][109] - 客户,尤其是超大规模客户,正主动寻求长期供应承诺,提供直至2027年的需求可见性,这改变了市场动态 [25][45][102] - 行业正处于一个有趣的转型期,数据中心成为最大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多样性、不同的采购决策和定价可见性 [45][9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调整了终端市场命名以符合行业惯例:数据中心(原云)、边缘(原客户端)、消费者(保持不变) [12][13][14] - 第一季度非GAAP运营费用为4.46亿美元,高于4.15亿至4.30亿美元的指引,主要由于可变薪酬增加 [15] - 第二季度非GAAP毛利率指引为41%至43%,包括3000万美元的启动成本;运营费用指引为4.5亿至4.75亿美元 [18] - 启动成本从第一季度的6100万美元预计降至第二季度的3000万美元,之后基本为零 [15][48]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总额为3.87亿美元,占营收的16.8% [1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供应分配和长期协议的趋势 [25] - 客户接洽正在演变,出现多季度协议以及直至2027年日历年的供应可见性讨论,这与过去的季度性谈判不同 [25] - 供应分配优先考虑最战略性的客户,那些与公司关系紧密、有增长潜力并能共同创造价值的客户 [27][28] 问题: 比特出货增长展望和市场份额 [29] - 公司目标是保持市场份额,而非扰乱市场,对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发展感到乐观,并通过创新(如BiCS8)来实现 [29] - 计划与市场同步增长比特供应,资本支出计划支持中高双位数的长期需求增长 [30] 问题: 未来几年的供应状况和增加晶圆产能的考量 [34] - 市场供应紧张状况预计将持续至2026日历年之后,目前没有讨论增加额外资本支出,重点是通过技术路线图(如Big Sage)提高生产率而非增加晶圆 [35][36] - 2025日历年供应增长约8%,2026日历年约17%,受限需求约中双位数,非受限需求可能达中20%水平 [54] 问题: 企业级SSD市场目标和资质认证进展 [37] - 对企业级SSD业务进展感到满意,Stargate存储级SSD和计算级SSD产品需求强劲,资质认证正在进行中 [37] - 预计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在整个2026财年将实现连续增长,目标是获得该市场的公平份额 [38][39] 问题: 企业级SSD市场机会相对于硬盘驱动器的评估 [42] - 企业级SSD和硬盘驱动器在云中是互补技术,AI趋势导致更多数据变"热",从而推动企业级SSD增长 [43][44] - 2026日历年数据中心NAND市场将成为最大市场,这改变了与客户的对话动态和采购行为 [45][46] 问题: 第二季度指引的细分和启动成本 [47] - 第二季度指引基于双位数价格增长和中单位数比特增长,大部分营收增长由价格驱动 [17][93] - 启动成本预计从第一季度的6100万美元降至第二季度的3000万美元,之后基本为零 [48] 问题: 数据中心需求特征和Big Sage的作用 [51] - 数据中心需求包括计算级(TLC)和存储级(QLC)SSD,QLC预计在2026财年末将占业务的20%至40% [51][52] - Big Sage技术节点在性能、密度和能源效率方面定位良好,将支持数据中心业务增长 [39][51] 问题: 晶圆厂利用率和潜在增量供应 [53] - 晶圆厂已实现100%利用率,正在全力生产以应对低库存 [53] - 供应增长受限,2026日历年预计约17%,难以满足可能达中20%水平的非受限需求 [54] 问题: 短期与长期合同组合及其对定价的影响 [60] - 目前几乎没有超过一个季度的量价承诺,但大型战略客户正主动寻求年度或更长期的供应保证协议 [61][62] - 长期协议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具体结构(如风险共享)尚未确定 [101][102] 问题: High Bandwidth Flash (HBF) 路线图更新 [63] - HBF内存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控制器在2027年,时间表保持不变,正与边缘和云客户进行积极对话 [64] 问题: 企业级SSD资质认证是否会导致晶圆产能重新分配 [68] - 公司不计划为特定市场增加产能,而是通过整体比特增长和市场组合优化来实现,追求最大的财务回报灵活性 [68] 问题: 成本下降展望和Big Sage转型 [69] - 公司已停止提供具体的成本下降指引,但确认成本逆风正在转为顺风,Big Sage的推广将带来成本效益 [70][71] - 重点是通过提高毛利率来创造价值,毛利率已连续两个季度显著改善 [72] 问题: UltraQLC 256TB产品更新 [76] - 128TB产品正在多个客户进行认证,预计2026日历年中期开始量产;256TB产品预计2027日历年下半年推出并量产 [77][78] 问题: 比特增长按终端市场的细分和分配 [84] - 预计所有细分市场都将增长,但数据中心增长最快,因此下半年数据中心市场的比特增长将更高 [85] 问题: 第二季度强劲毛利率指引的驱动因素 [86] - 毛利率扩张主要受持续的价格上涨推动,Big Sage转型带来的成本降低也有贡献 [87] 问题: 第二季度营收指引的构成 [92] -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主要由双位数的价格增长驱动,比特增长为低单位数 [93] 问题: 边缘设备(PC和手机)2026日历年增长信心 [94] - 对边缘市场增长有信心,手机单位出货量小幅增长,但每设备容量双位数增长;PC单位出货量持平至小幅增长,每设备容量中单位数增长 [95] 问题: 长期供应协议的可能形式和影响 [100] - 客户主动接洽讨论多年供应动态是市场健康的迹象,具体协议细节(如风险共享、资本支出)仍在讨论初期 [102][103] 问题: 数据中心营收中AI相关部分的占比 [107] - 数据中心营收增长大部分由AI驱动 [108] 问题: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艾字节)展望 [109] - 2024年数据中心NAND市场年增长130%(约230艾字节),2025年增长高双位数,2026年预计增长中40%水平(达到约400艾字节) [109] 问题: HBF的长期潜力、市场规模和竞争优势 [115] - HBF针对AI推理市场(非模型训练),机会巨大,特别是在设备端凭借其密度优势;公司在NAND设计方面有创新,但具体细节暂未公开 [116][117] 问题: 数据中心业务的市场份额增长 [123] - 公司认为其数据中心业务增速快于市场增速,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整个财年持续 [123]
Sandisk Corporation(SNDK)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