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智慧城市、城市治理、自动驾驶及国际基建市场 [2][3][5] * 公司为深城交,正从传统业务向低空智能网联服务平台转型 [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转型与产品策略 * 公司产品分为三类:低空智能网联硬件(信号机、边缘计算网关、多功能路灯杆)、低空塔台(计划覆盖全域)、运载装备(载人载物无人车)[3] * 采取总集成策略,自主研发核心算法,零部件代加工,以保持技术优势并降低成本 [3][7] * 开发城市设施巡检设备(巡检无人车、机器狗、无人机),通过一网统推平台服务多政府部门,利用AI识别算法进行基础设施检测 [3][4] * 在深圳龙华设立2000平米测试场地进行无人车研发测试 [2][3] 市场拓展与项目进展 * 2025年深圳低空项目获12亿元专项债,但投资谨慎,实际项目集中在硬件采购交付 [3][10] * 2025年计划完成3亿元低空订单,包括南山综合示范区、坪山自动驾驶测试场、龙岗无人机测试场、大鹏起降设施等 [3][10] * 智能网联方面,坪山自动驾驶测试场已投入运营,2025年重点推进无人物流全域网络化运行 [14] * 与国际企业合作(如美团、京东)推动无人物流车跨区域运行,并作为深圳协会长单位发放牌照 [2][3][14] 国际市场布局 * 已在阿联酋获得四五千万的软件业务订单 [5] * 参与沙特智慧朝拜人口管控系统、香港交通处自动驾驶项目,竞标新加坡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项目 [5] * 海外商业模式为输出中国智慧城市及交通管理经验与解决方案,重点关注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5][15] * 未来理想情况下海外业务目标占总营收三分之一以上 [15] 内部管理与财务表现 * 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引进ID硬件及AI人才,传统岗位人员需向新业务转型 [2][6]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下降,原因包括传统业务萎缩、新业务转型研发投入及人员成本增加 [16] * 2025年目标为维持稳定并争取利润提升,2026年业绩展望需观察资金落实情况 [16][17] 其他重要内容 发展挑战与驱动因素 * 新签订单低于预期因顶层政策不明朗、空域未放开、飞行器技术不成熟及地方政府资金紧张 [11] * 未来发展的关键契机在于国家明确解决安全问题、出台明确政策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12] * 公司参与了深圳及国家层面的低空发展规划,国家已提出低空运输重点工程 [13] 未来规划与预期 * 无人车和无人机领域预计2026年会有试点应用,大规模推广仍需时间 [9] * 公司正谋划2026年业务机会,如深圳全运会智慧道路改造及iPac会议重点区域升级项目 [6][17]
深城交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