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vvity (NYSE:RVTY)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RevvityRevvity(US:RVTY)2025-11-10 22:02

公司概况 * 涉及的上市公司为Revvity (NYSE: RVTY) [1] 第三季度业绩回顾 * 第三季度业绩整体稳健 有机增长和运营利润率符合预期 [2] * 自由现金流表现强劲 自由现金流转换率约为90% [2] * 软件业务表现非常强劲 增长20% [2] * 新生儿筛查业务表现强劲 全球增长高个位数 [2] * 美国免疫诊断特许经营业务取得真正进展 季度增长中双位数 [2] * 仪器业务在9月和10月初出现商业活动增加的迹象 但公司持观望态度 [3] * 仪器业务活动的增加未纳入2026年财务框架 [4] 业务板块表现与战略 试剂业务 * 试剂业务的差异化优势包括每年推出数千种新试剂的高创新率 以及90%以上的试剂在24-36小时内发货的客户服务和交付模式 [5] * 在GMP方面进行了适度投资 设施于2023年底建成 预计需要3-5年才能在财务上产生有意义的结果 比同行的7年周期要快 [10][11] * GMP业务的目标是从临床前阶段进入临床试验早期阶段 收入潜力巨大 [12] * 电子商务平台取得显著进展 试剂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比例从收购BioLegend后的约25%-30%提升至约45% 目标是达到65%-70%以上 [7][8] * 电商渠道的好处包括降低成本 实现更简单的协同销售 以及提高客户粘性和钱包份额 [9] 仪器业务 * 持续进行仪器创新 2023年刷新了In Vivo平台并获得了良好反响 [15] *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刷新高内涵筛选产品组合 上一次刷新是在2020年 [15] * 仪器软件持续发布AI功能 提升分析解读能力和易用性 部分AI软件是独立于仪器的独立解决方案 [15][33] 软件业务 * 软件业务是独特资产 提供从临床前到临床试验工作流程的独立产品 [18] * 近期发布了Signal Synergy和Signals Clinical产品 并计划在2026年初推出大分子产品 [18][24] * 大分子产品旨在满足顶级药企对统一供应商的需求 预计发布后约一年开始对财务产生贡献 竞争环境与小分子相同 [24][25] * 使用年度投资组合价值衡量软件业务表现更为准确 预计2025年有机增长接近20% 但APV增长为低双位数 2026年有机增长可能为中个位数 但APV仍为低双位数/低十位数 [20][21] * 目前约三分之一的产品组合通过SaaS模式销售 目标渗透率约为65%-70% 预计到2030年左右接近目标 [22] * 宣布收购ACD/Labs 年收入约2000万美元 收购价约7000万美元 预计2026年对每股收益中性 之后将增值 该业务在材料科学市场有良好表现 [26][27][29] 人工智能努力 * 外部AI应用包括生命科学仪器软件 诊断解读软件以及试剂开发中的CRISPR技术 [30] * 未来将在Signals业务中推出新的AI产品 用于临床前工作流程 [30][31] * 内部AI应用已带来切实效益 销售AI代理使潜在客户生成增加了3-4倍 软件开发AI代理将开发时间缩短了10% 收款AI代理助力强劲的现金流表现 [31] * AI贡献的衡量标准包括对整体公司有机增长的贡献以及利润率效益 [32] * 新生儿筛查的AI应用侧重于实验室效率 通过自动读取干血斑卡上的手写信息 准确率超过90% [37] 诊断业务详情 新生儿筛查 * 在高出生率受抑制的环境下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驱动因素包括地理扩张 检测疾病种类的增加以及新检测项目的推出 [35] * 全球每年仍有1亿新生儿未接受筛查 [35] 免疫诊断 * 美国免疫诊断业务增长中双位数 美洲地区占比从2018年收购Euroimmun时的5%提升至约20% 而整个免疫诊断市场约40%在美洲 仍有增长空间 [38] * 增长关键在于FDA对检测菜单的批准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38] * 结核病业务在美国推出中通量自动化工作流程后取得真正进展 已安装约20台 预计年底达到40台 并计划推出高通量自动化产品 [40][41] 基因组学业务 * 基因组学业务表现非常好 包括新生儿筛查的备份测试 与药企的合作以及大型筛查项目 [42] * 该业务对诊断部门整体增长率有增值作用 特别是与Gel的合作是最大贡献因素 [43] 中国市场 * 中国免疫诊断业务占总收入约6% 加上生殖健康 整个中国诊断业务占比约8% [44][45] * 受诊断相关分组政策影响 预计2026年占比将略有下降 免疫诊断可能降至约5% 整体诊断业务降至约7% [45] * 度过政策阻力并建立新基线后 预计将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信心源于公司在自身免疫和过敏等高增长量市场的地位以及缺乏本地竞争 [45][46] 2026年财务框架与利润率展望 * 2026年有机增长框架为2%-3% 各板块增长情况与今年类似 [47] * 生命科学板块预计低个位数增长 其中软件业务中个位数增长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低个位数增长 仪器业务大致持平 试剂业务小幅增长 [48] * 诊断板块预计低至中个位数增长 生殖健康和免疫诊断表现相似 免疫诊断受中国市场阻力影响 中国以外业务预计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增长 [48] * 仪器业务持平是基于2025年建立的新基线 并未假设市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49] * 利润率提升潜力被低估 驱动因素包括高毛利率业务增长带来的自然组合效益 以及通过现有渠道推动增长带来的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杠杆 [50][51] * 具体成本削减行动包括调整中国渠道和制造规模 优化供应链和占地面积 以及持续执行并购协同效应 [52][53] * 目标是在2026年通过结构性行动回到28%的运营利润率基线 [52] 资本配置 * 2025年股票回购规模从最初目标的2.5亿美元增至约9亿至10亿美元 原因是估值持续受压 公司积极利用强劲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进行机会性回购 [54] * 将继续进行并购 但必须在合适的范围内 当前股价使并购的准入门槛更高 [54][55] * 不希望对并购规模设限 更关注回报 公司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总债务约30亿美元 加权平均利率约2.6% 平均到期日至2030年以后 没有必要提前偿还债务 [56] * 信用机构理想的杠杆率在低三倍左右 公司致力于保持投资级评级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