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进展 - 公司第五期生产基地于2023年5月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 cGMP现场检查,标志GMP管理体系达较高水平 [2] - 重点中成药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胶囊、都梁软胶囊和痛泻宁颗粒分别于2024年9月、2025年2月、2025年4月和2025年5月获得新加坡注册批文,具备出口资质 [2][3] 创新药研发管线 - 华森英诺通过增持控股奥睿药业,整合后拥有7个自主立项的1.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领域 [3] - 进度最靠前的注射用盐酸ORIC-1940正在进行临床Ia/Ib期研究,可能成为我国首个用于继发性HLH的原研1类创新药 [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及2026年第一季度分别提交另外1个项目的IND申请 [3] - 已建成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平台和PROTAC平台等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 [4] - 管线推进符合预期,公司以科学严谨态度有序推进在研项目 [4][5] 特医食品业务 - 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70亿元人民币,目前批件多为外企持有 [6] - 特医食品研发至上市周期约2-3年,行业存在政策、资金和技术壁垒,药企切入有先天优势 [6] - 公司拥有特医食品自研项目4项,TY005项目已获得注册证书和生产许可证,实现零的突破 [7] - 公司正推进新产品上市导入,生产线将逐步释放产能 [7] - 已建成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探索数字化营销 [7] 财务业绩与策略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下降6.30%;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增加1.90% [8] - 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3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70.50%,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及补交所得税影响 [8] - 扣除补税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2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9.35% [8] - 公司通过提升收入、成本优化、费用管控三维度调整,推动业绩企稳回升 [8] - 坚持稳健经营,强化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构建"三三三"管线布局,新产品将带来业绩增量 [8] 销售策略 - 化学仿制药以快速上市及集采中标为主,重点中成药以学术推广及零售渠道、第三终端拓展为主 [9] - 销售终端以公立医院为主,占比约七成,同时带动基层医院、私立医院、零售药店、电商平台协同发展 [9] - 积极布局零售连锁药店、三终端(门诊、诊所等)及电商平台,提升院外市场占比 [9]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1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