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与近期业绩 * 公司为中国电建 一家综合性建筑类中央企业 成立于2011年9月 员工总数约18万人 业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2024年公司营收6,336亿元 净利润120亿元 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00位[2][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7% 主要受建筑行业竞争加剧及电价市场化放开等因素影响[2][4] * 2025年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370亿元 但预计四季度回款情况将改善[2][4] 主营业务构成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包括水利水电、能源电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2][5] * 水利水电业务占全球一半以上 承担全国70%以上的施工以及80%以上的大中型水电站设计任务[5] * 能源板块涵盖火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 具备设计、施工和运营一体化优势 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抽水蓄能[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投运装机总量约3,500万千瓦 其中光伏13GW 风电11GW 水电700多万千瓦[2][5] * 在抽水蓄能领域 承担全国90%以上已核准项目选点规划与勘测设计工作 自投项目装机接近2000万千瓦[5][8] 2025年前三季度订单结构与展望 * 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合同保持个位数正增长[4] * 水利水电订单同比增长60%-70% 风电订单大幅增长 光伏订单增速放缓至4%[2][6] * 新签合同计划完成率仅为5% 但预计年底提升 有望实现全年10%增长目标[2][7] * 预计2026年风电和水电订单保持良好增长 光伏订单可能继续下降[2][7] 战略新兴业务发展 * 抽水蓄能:每年新签订单约1,000亿元 计划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投产20多个抽水蓄能站 目前已核准开工11个 总装机容量约2,090万千瓦[8][14] * 新型储能:涉足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2][8] * 数据中心:正进行算力中心整体规划 总投资计划上百亿人民币 将与绿色能源结合[3][9] * 新能源运营:新增13GW光伏和11GW风电 重视海上风电及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等大规模开发项目[13] 海外业务情况 * 海外业务新签合同占比接近20% 营收恢复到15%左右 以水利、电力及矿山工程为主 亚非地区占比超过50%[3][10] * 2025年海外能源订单中新能源占比超过60%[3][11] * 海外EPC项目竞争加剧影响利润 公司战略强调"海外优先" 经营策略转向小而美的民生工程[3][11] * 目前未参与北美地区电力建设 主要因政治性限制难以进入该市场[12] 电力运营挑战与调整 * 原计划新增50GW新能源装机 但因光伏上网冲击及供需不匹配 投资节奏放缓[13] * 2025年上半年各省机制电价普遍低于或等于之前标杆价 使部分投资类项目需重新评估[13] * 新能源仍是公司最重要发展方向 在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占比最高[13]
中国电建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