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观察:供给充足,需求不足-Asia Views_ Supply proficient, demand deficient
高盛高盛(US:GS)2025-11-18 17:4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韩国、台湾、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国家(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以及印度的宏观经济与行业前景[1][17][21][22][26][30] * 公司层面未具体提及单一上市公司,而是关注国家层面的制造业、出口、科技(如芯片、服务器、高带宽内存)、电动汽车、电池等行业板块[1][17][26][30] 核心观点与论据:中国 * 上调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的预测,预计出口量年增长超过5%,高于全球增速,推动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1] * 论据包括:今年出口势头强劲,即使10月疲软,出口量仍高于2024年,过去两年多次实现双位数增长;制造业极具竞争力,在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领先;新的五年计划强调制造业驱动增长,并注重自给自足;与美国达成的试探性贸易休战显示中国在稀土矿物出口管制方面获得重要杠杆[1] * 预计中国经济将放缓,但步伐更渐进,官方实际GDP增长率从今年的5%降至2028年的4.5%[2] * 第三季度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3.9%,可能达到数十年来全球最大的盈余水平,这对其他制成品出口商构成挑战[2] * 挑战在于需求侧,非房地产投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疲软,反映出盈利能力差、美国关税及相关不确定性以及“反内卷”政策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则反映了房地产行业放缓的溢出效应和地方财政困难[12][14] * 早期政策刺激动力不足,需要更多政策宽松来实现明年“约5%”的增长目标[14] 核心观点与论据:其他亚洲经济体 * 韩国和台湾面临内需挑战,出口与国内需求分化显著[17] * 韩国:人口结构转变和家庭高负债抑制消费增长,出口收益收窄,整体投资疲弱,科技行业表现与经济其他部分分化异常大,韩元走弱可能引发国民年金服务进行外汇对冲[17] * 台湾:出口因芯片和服务器销售繁荣而同比大幅增长50%,但投资增长仅为个位数,消费停滞,制造业PMI仅为47.7,表明增长基础狭窄[17] * 日本:第三季度增长乏力,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访问后关税不确定性缓解,目前税率为15%,补充预算约14万亿日元,日本央行可能在1月加息,美元兑日元汇率接近155,处于政策制定者舒适区间的高端[21] *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政策分化:澳大利亚第三季度通胀高于预期( trimmed-mean 处于2-3%目标区间顶端,整体CPI为3.2%同比),央行加息周期可能结束;新西兰央行在10月大幅降息50个基点,预计进一步降息至2%,两国政策差异已反映在市场和汇率中[22] * 东盟国家表现分化:越南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2%,马来西亚增长5.2%,林吉特今年表现优于其他地区货币;印度尼西亚受财政限制和外汇稳定担忧制约;菲律宾因公共支出腐败丑闻影响资本支出,第三季度增长放缓至4%同比;泰国第三季度GDP仅增长1.2%,面临外部(货币强势、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和内部(政策不确定性、家庭债务、收入增长缓慢)挑战[26] * 印度:政策紧缩阶段结束,财政整固步伐放缓,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基本到位,预计还有一次降息空间,推荐30年期债券,股票策略师将印度调回超配建议[30] 其他重要内容 * 图表显示中国出口增长超过国内需求[6][7] * 图表显示中国贸易盈余占全球GDP比重创新高[10][11] * 图表显示中国投资数据向疲弱的产出“追赶式下降”[15][16] * 图表显示韩国和台湾出口量与零售销售量的显著分化[19][20] * 图表显示澳元/纽元汇率及利率差异自年中以来的变化[24][25] * 图表显示马来西亚林吉特是今年亚太货币中的佼佼者,高收益货币表现不佳[28][29] * 图表显示印度泰勒规则估计值暗示还有降息空间[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