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锰)铁锂业务 - 磷酸(锰)铁锂业务发展迅速,出货量大幅提升,已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2] - 目前主力产品为三代与四代产品,四代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正在加快五代产品开发,预计2026年下半年进入量产 [2][3] - 采用一次烧结极简工艺降低生产成本,2025年三季度已实现稳定盈利 [3] - 攀枝花生产基地总体规划30万吨,首期年产12万吨项目已建成投产,但面临产能不足问题 [4] - 产品主要应用在储能领域,终端应用市场以海外为主,已跻身国内磷酸铁锂电池主流厂商战略供应商行列 [5] - 磷酸(锰)铁锂材料已批量导入中创新航、亿纬锂能、中汽新能、瑞浦兰钧等国内主流储能及动力电池客户 [6] 技术研发与突破 - 针对磷酸锰铁锂的锰溶出问题已开发相应解决方案,在能量密度、低温特性、快充性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7] - 钠电正极材料覆盖层状氧化物与聚阴离子两大路线,已批量应用于下游项目,并正开发多家头部电池客户,产品进入批量验证阶段 [8] - 固态电解质全方位布局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路线,已开发出氯碘复合新型硫化物电解质,产品在头部客户进入批量验证阶段 [9] - 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已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高镍多元材料可满足超过400Wh/kg电池能量密度需求,富锂锰基材料可使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10] 产能与国际布局 - 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总体规划50万吨,包括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锰)铁锂30万吨,将分阶段建设 [13] - 一期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项目加快建设中,预计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13] - 芬兰工厂已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以响应国际大客户本土化供应需求 [12] 供应链与原材料 - 通过与上游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采取多元化采购策略等方式,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保障原材料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 [5] - 公司正在推进上游磷、锂、钴等资源布局,构建长期可持续且具备成本优势的战略供应链保障体系 [5] 三元材料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多元材料产品销售同比增长,国际客户销量同比大幅上升 [11] - 与LGES、SKon签订的战略供货协议顺利履行,已成为公司未来三年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贡献来源 [11]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11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