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贷款新增2万亿元,增速12%;本行境内对公贷款新增1.2万亿,增速14.8%;基础设施贷款新增7331亿元,增速16.9%;绿色贷款新增5155亿元,增速35.6%;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近1.9万亿元,新增4499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20亿元,增速29.2%;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3065亿元,增速49.8%;涉农贷款新增3770亿元,增速18.1%;个人贷款余额达到7.9万亿,新增6581亿,增速9.1% [13][14][15] - 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09%,两年平均增长6.25%,不良率下降0.14个百分点至1.42%,计划分红910亿元 [2] - 2021年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1215亿元,增速6%,各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8.8%、4.0%、4.7%和5.4% [52] - 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235.8亿,同比增长6.6% [41] - 2021年末,银保监会口径绿色贷款余额近两万亿元;承销绿色债券规模414亿元,同比增长348亿元;投资持有绿色债券235亿元,同比增长182亿元 [47][48] - 2021年末,建信理财发行并管理的资产规模2.19万亿,居所有理财公司之首;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超过6万亿元 [55][5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普惠金融业务 - 2021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央行定向降准口径)超两万亿,增速31.6%;以企业客户为主的普惠金融贷款客户量达193万,增长22 - 24万;全年普惠金融新发放贷款利率平均4.16%,较上年末下降20个基点;普惠贷款不良率低于总不良率水平 [35][36] 住房租赁业务 - 到2021年底,住房租赁贷款余额超1300亿;建信住房管理的保租房和长租房房源达12.9万套,管理的长租社区达179个;住房租赁交易平台CCB建融家园实名注册个人用户超3800万户,企业用户超15000户 [32][33] 零售业务 - 2021年个人客户新增2252万户,个人核心存款日均增量1.26万亿元,个人全量资金日均增量1.53万亿元;境内个人贷款余额7.89万亿元;个人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2147亿元,占全行利润总额比例达56.74% [43] 理财业务 - 截至2021年末,母行存量老产品由年初1.5万亿元压降至1839亿元,超规划完成监管要求;建信理财于2019年6月开业,截至2021年末发行并管理资产规模2.19万亿 [5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贯彻新发展理念,纵深推进新金融行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2] - 信贷投放方面,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国家重大项目对接,保持房地产贷款平稳有序投放,支持扩大内需,加强区域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发挥集团综合化牌照优势 [16][17] - 住房租赁业务,在金融端强化融资服务,房源端促进房源供给,平台端完善交易平台,形成住房租赁生态 [31][32][33] - 金融科技方面,持续投入,构建以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为双子星的企业级平台,多渠道布局生态场景,增加对重点业务的金融科技投入 [41][42] - 零售业务,突出数字化经营、大财富管理、公司联动特色,深化个人客户服务和渠道建设 [43][44][45] - 绿色金融方面,深化新金融实践绿色内涵,提供丰富产品服务,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48] - 手续费收入业务,巩固传统领域优势,围绕重点领域发挥集团多牌照优势,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动中间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53] - 理财业务,强化资管功能整合和协同,打通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价值链,推进养老金融服务和发展,强化集团对子公司赋能 [56][57][5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当前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市场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可期 [3] - 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疫情冲击下金融机构需更主动作为,大银行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15] - 预计2022年资产质量和信贷成本将保持平稳,息差水平会有下行趋势,但公司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保持息差在同业合理位置;手续费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28][50][54] 其他重要信息 - 智慧政务方面,已与29个省市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多个区域政务平台建设,为两亿多用户提供政务服务,业务办理量超25亿笔,对接政府部门2.5万个,梳理优化政务事项后平均办事材料减少30%,办理时间减少38%,跑动次数减少超60%;1.4万个营业大厅可办理60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交易量达4700余万笔,服务用户超2000万 [21][22][23] - 建行生活APP到2021年末在全国326个城市上线,累计注册用户突破3400万,入驻商户门店达15万,目前注册用户超5000万 [4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新金融行动和传统金融有何不同,对业绩有何促进作用 - 新金融以人民为中心,借助金融科技服务更广大客户,如“裕农通”覆盖80%以上村庄,实现金融服务均等化;普惠金融依托科技为中小微企业赋能,规模突破两万亿且不良率低;住房租赁业务重构金融产品和逻辑,社会和经济效果良好 [5][7][9][11][12] 问题2:2021年贷款增长背后的系统因素及未来信贷投放计划 - 2021年集团贷款增长良好,主要是发挥基础设施领域传统优势,加大对绿色、普惠、制造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投放力度;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保持新增贷款适度增长,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发挥集团综合化牌照优势 [13][14][16][17] 问题3:全行智慧政务工作思路及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 智慧政务是新金融逻辑之一,基于服务社会理念,利用银行数据处理能力与地方政府合作,已与29个省市合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也为银行未来业务发展提供空间,如沉淀医疗支付金额超千亿 [18][20][25] 问题4:2022年资产质量和信贷成本趋势,以及房地产相关资产质量判断和措施 - 预计2022年资产质量和信贷成本保持平稳,因我国经济向好、信贷结构优化、不良处置力度加大、风控水平提升;房地产领域局部风险释放正常,建行将满足合理融资需求,调整结构,推进住房租赁战略,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27][28][29] 问题5:建行在住房金融方面的应对举措,保障型租赁房贷款政策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发展策略及房地产贷款占比调整情况 - 住房租赁业务重点做好金融端融资服务、房源端供给、平台端交易平台完善;保障型租赁房贷款政策有利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影响将逐步释放;个人住房贷款积极支持合理需求;整体房地产客户支持策略会满足合理融资需求,调整结构 [31][32][33][34] 问题6:普惠金融贷款增长快且资产质量好的关键,减费让利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外部得益于国家对小微企业的纾困政策,内部受益于数字化经营和风险管理体系;国家政策支持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和税负,数字普惠降低运行成本和风险成本,普惠金融对全行利润有贡献,带动结构调整 [36][37] 问题7:金融科技对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的推动指标及后续投入规划,建行生活APP推出考虑及用户业务情况 - 金融科技融入业务各方面,如普惠金融、智慧政务、风控等;2021年投入235.8亿,同比增长6.6%,未来将稳定增长投入,充实人才队伍,强化基础设施和研发投入,构建双子星平台,布局生态场景;建行生活APP满足客户非金融场景金融需求,已在326个城市上线,注册用户超5000万 [39][40][41] 问题8:建行零售业务优势及个人客户拓展和渠道建设规划 - 零售业务优势在于数字化经营、大财富管理、公司联动;未来将从这三方面深化个人客户服务和渠道建设 [43][44][45] 问题9:建设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进展,绿色贷款规模、定价和资产质量情况 - 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行动计划和战略规划,深化国际合作;绿色贷款余额近两万亿,增速远超各项贷款;非信贷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承销和投资绿色债券规模增长;未来将深化绿色内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46][47][48] 问题10:2022年近期息差趋势判断 - 2021年息差逐步企稳,处于同业前列;2022年受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刚性等不利因素影响,息差预计有下行趋势,但降准和存款定价自律改革有有利影响,公司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保持息差合理位置 [49][50][51] 问题11:手续费增速放缓原因,减费让利对手续费收入影响,2022年手续费增速预期和发展重点 - 2021年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增速6%,处于近5年较高水平,增速基本稳定且二季度后有所上升;减费让利对手续费收入有影响,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相关收入增长起到支撑作用;2022年将加大中介业务收入转型力度,巩固传统领域优势,发展重点业务,预计手续费收入继续稳健增长 [52][53] 问题12:理财产品整改转型情况,新政策环境下理财业务发展规划、产品布局和业务情况 - 截至2021年末,母行存量老产品压降超规划完成监管要求,建信理财初步建立体系,管理资产规模居首;未来将强化资管功能整合协同,打通价值链,推进养老金融服务,强化集团对子公司赋能 [55][56][58] 问题13:如何看待建行股价表现,2021年计划分红比例是否为30%,未来有无提高可能 - 建行股价在可比同业中表现亮丽,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9000亿元,近几年现金分红保持30%且稳中有升,建行将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回报 [60][61]
建设银行(00939)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