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资本充足率18.02%,提高1.14个百分点,2021年补充其他一级资本1400亿元和二级资本债900亿元 [2] - ROE为12.15%,提升20个BP;ROA为1.02%,提升2个BP;利差2.11%,利差收窄幅度处于国内货币同业较优水平 [2] - 非利息收入达到1702亿元,增长11%,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30亿元,保持同业第一 [2][3] - 总资产超过35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609亿元,增长7.6%;拨备前利润6275亿元,增长5.5%;净利润3502亿元,增长10.2%,保持全球银行业净利润规模第一 [3] - 不良贷款余额2934亿元,下降5.49亿元,不良率1.42%,下降16个BP;逾期率1.23%,下降21个BP;信贷成本率0.86%,降低0.11个百分点;剪刀差为负385亿元,连续七个季度为负 [7] - 拨备覆盖率205.84%,提高25.1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92%,提高7个BP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公司金融 - 公司存款余额超13万亿元,公司贷款余额超12万亿元,均保持可比同业领先 [8] 机构金融 - 机构和同业存款达8.8万亿元,保持可比同业领先 [8] 结算金融 - 人民币对公结算业务综收113亿元,保持可比同业领先;对公结算账户增加111万户 [8] 交易金融 - 金融市场业务净利润突破1000亿元,投行顾问咨询业务收入保持国内同业领先;资产管理规模不含托管达4.9万亿元,大资管业务规模含托管达27万亿元 [8] 个人金融 - 个人存款、个人贷款增量均超八千亿元;个人客户总量突破7亿户,个人手机银行客户4.91亿户,月活用户数首家突破1亿;法人客户突破969万户,同比增长12.1% [5][8] 外汇业务 - 境内外汇存款日均余额比上年增长35% [8] 普惠金融 - 普惠贷款增量近3784亿元,增速52.5%,贷款客户数增加20.4万户 [4][24] 涉农业务 - 涉农贷款余额2.66万亿元,脱贫地区贷款增加超一千亿元 [4][5][4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债券投资增加7632亿元,增幅9.5%,余额保持同业领先 [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扬长补短、固本强基”四大布局,深化数字工行建设,增强或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7][9] - 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外汇业务首选银行”“重点区域竞争力提升”“城乡联动发展”等战略重点 [8][19][20] - 深化客户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数字化转型 [16] - 财富管理业务着力推动体系化、生态化、专业化、数字化、普惠化、稳健化发展 [28][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资产质量面临一定结构性压力和挑战,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为业绩增长提供底气,新规划推进和改革创新为业绩提供支撑,对经营业绩充满信心 [15] - 2022年将围绕“稳、进、改”开展工作,助力宏观经济稳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绩效,强化改革攻坚 [1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2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02%,同比增长8% [9] - 坚持ESG发展理念,在总行管理层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国际主流机构ESG评级获得提升 [9] - 2021年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降利率、减费用、延本息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疫情冲击下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亮点、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情况及2022年经营计划和举措 - 2021年经营亮点:强的基础夯实,资本充足率超18%,不良率下降,拨备覆盖率回升;优的姿态提升,经营效率改善,ROA、ROE、利差较优;大的优势巩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资产、资本等保持全球第一;专的特色显现,个人金融、制造业金融等领域领先 [11][12] - 业绩来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绩效,新规划推动经营转型,经营管理能力增强 [13][14] - 2022年经营计划:围绕“稳、进、改”开展工作,信心源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新规划推进、改革创新 [15] - 减费让利情况:降利率,新发放公司和普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下降15个BP和18个BP;减费用,免费服务项目增加,对小微企业免除或下调收费;延本息,为符合条件客户办理贷款延本延息 [17] 问题2: 2021年“扬长补短、固本强基”四大布局取得的突破和战略价值 - 扬长:巩固机构金融、公司金融等业务优势,机构存款和公司人民币贷款有重大突破 [19] - 补短:从四大战略重点入手补短板,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多项指标创新高,城乡联动发展推出新农通品牌,涉农贷款增长 [20] - 固本:金融科技取得标志性成果,金融创新围绕重点领域做大做强 [21] - 强基: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客户基础,新增公司和个人客户,完善客户生态体系 [22] 问题3: 2021年以来信贷投放情况及2022年发展思路和计划安排 - 2021年信贷投放特点:总量稳步增长,人民币贷款增量2.1万亿,同比多增2433亿,新增债券投资超7600亿;节奏更加均衡,根据经济增速调整上下半年投放节奏;投向结构重点突出,支持制造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等领域 [23][24] - 2022年发展思路:靠前发力,适度靠前投放;协同发力,配合政策和地区发展;精准发力,服务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 [25][26] 问题4: 工行在财富管理方面的考量和下一步战略 - 工行是财富管理大行,2021年境内分行管理个人金融资产17万亿,为客户创造收益2500亿,实现非息收入245亿 [27] - 下一步战略:突出体系化、生态化、专业化、数字化、普惠化、稳健化,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28][29] 问题5: 工行房地产不良贷款情况及2022年地产质量趋势展望 - 2021年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不良率下降,逾期率下降,剪刀差为负,拨备覆盖率提升 [31][33] - 房地产不良贷款阶段性回升,主要因少数风险大户贷款裂变,占比低,资产质量总体可控 [34] - 2022年面临外部挑战,将提升信贷经营质效,精准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风险管理创新赋能,预计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可控 [34][35] 问题6: 工行支持小微企业的举措、可持续性、经营摆布及乡村金融服务重点举措 - 支持小微企业举措:增量上加大融资供给,完善经营机制;结构上精准施策,发展数字普惠;服务上提升综合化水平,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运营上依托科技和风控,降低成本 [37][38] - 2022年经营摆布:推动增量扩面降价,深化数字普惠模式,提升综合化服务水平,统筹发展与风控 [39][40] - 乡村金融服务:2021年金融供给、城乡联动、科技赋能、特色服务增强;2022年围绕乡村发展等工作,加大资金供给,延伸服务渠道,加快产品创新,深化联动合作 [40][41][42] 问题7: 工行国际化经营进展、未来战略及服务双循环计划 - 2021年国际化经营进展:境外机构经营质效提升,总资产和税前利润增长,网络完善,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外汇首选银行战略推进取得进展,外汇业务指标市场份额提升,开展多项合作;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推出品牌,服务展会,取得试点资格 [43][44] - 未来战略:坚持国际视野、全球经营,服务双循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45] - 2022年计划:稳字当头防范风险;聚焦重点客群提升外汇服务能力;聚焦重点领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聚焦重点区域把握金融开放机遇 [45][46][47] 问题8: 2021年工行资本补充情况、2022年规划、能否达标TLAC要求及分红比例调整和资本分红平衡 - 2021年资本充足率稳重有升,通过利润留存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资本节约发展成效显著 [48][49][50] - 2022年加强资本管理,合理安排补充工具,预计能按期达到TLAC要求 [50] - 坚持稳健现金分红机制,分红率稳定,2022年分红率30.9%,分红金额超1000亿元,兼顾投资者短期和长期利益 [51] 问题9: 2021年工行金融科技重大进展及下一步数字化转型推进计划 - 2021年进展:安全生产稳定运行,系统可用率超99.99%;科技创新发展彰显优势,建成云计算加分布式架构,获多项科技奖项和认证;科技和业务共融共生,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民生,推出多项平台和服务 [53][54][55] - 2022年计划:发布数字工行品牌,从数字生态、资产、技术、基建、基因五个维度布局,提升客户体验和经营价值 [57] 问题10: 2021年工行净息差资产端和负债端定价推动因素及2022年走势展望 - 2021年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但通过上量靠前发力、提升份额、调整结构对冲部分利率下行压力;负债端成本小幅下降,通过存款日均、客户生态、拓场景对冲成本上升压力 [59][60] - 2022年净息差有下行压力,但通过合理措施可管控在合理区间 [60] 问题11: 工行存量业务转型进展、风控举措及应对资本市场波动措施 - 存量业务转型:超额完成过渡期整改任务,理财产品规模达2.6万亿,保持同业领先 [61][62] - 风控举措:加强市场研判、穿透监测和预警、回表合规管理 [62] - 应对资本市场波动措施: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打造适配产品,加强资产配置和适当性管理 [63][64] 问题12: 2021年工行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绿色转型经验及对标3060目标下一步重点工作 - 2021年发展情况: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48万亿元,绿色投融资指标领先 [65] - 绿色转型经验:坚持系统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65] - 下一步重点工作:未提及 [65]
工商银行(01398)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