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DS(GDS)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6%,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38% [6] - 2021年第四季度,服务收入增长6.1%,基础调整后毛利增长6%,基础调整后EBITDA增长6.7%,基础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7.2% [13] - 2021年全年MSR下降2.6%,2022年预计MSR将进一步下降中个位数百分比 [14] - 2021年第四季度,基础调整后毛利率为52.5%,与上一季度持平 [14] - 2021年公司有效利率为5.5%,2020年为6.6% [16] - 2022年全年,公司预计总收入在93.2亿 - 96.8亿元人民币之间,调整后EBITDA在42.85亿 - 44.5亿元人民币之间,意味着在营收和EBITDA区间中点的利润率约为46% [17] - 2021财年资本支出为137亿元人民币,其中有机资本支出97亿元人民币,收购对价40亿元人民币 [15] - 2021年第四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100亿元人民币(16亿美元)现金,净债务与上一季度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为6.3倍 [16]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优先票据成功筹集6.2亿美元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全年新增约12万平方米(280兆瓦)新承诺,客户群体日益多元化 [6] -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订了2.3万平方米新承诺;全年实现有机预订9.6万平方米,收购带来2.3万平方米 [7] - 2022年预计实现约9万平方米新有机承诺 [7] - 2021年第四季度净新增使用面积为1.9147万平方米,不包括收购,过去五个季度迁入情况相似 [13] - 2021年公司将12万平方米新产能投入使用(包括有机开发和收购,但不包括B - O - T项目),2022年预计投入使用约8.5万平方米 [15] - 公司预承诺率保持在60%以上,目前约有4.6万平方米在建但尚未预承诺,相当于按当前销售速度约两个季度的新预订量 [1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使用面积约32万平方米,总积压订单约23.5万平方米;若完成现有项目、交付积压订单并售罄剩余少量库存,创收面积将从目前水平几乎翻倍至超过60万平方米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通过土地购买和项目收购,在中国一线城市市场确保了超过30万平方米新产能供应 [6] - 公司在香港有四个专用数据中心项目管道,将于2022 - 2025年投入使用,香港1号项目已有锚定承诺,预计香港2号项目今年下半年获得承诺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新加坡 +”战略,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建设两个互补园区 [6] - 公司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2021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34%,高于前一年的22%,四个数据中心被政府认定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12] - 公司认为在一线城市市场获取适合数据中心开发的土地、电力配额和可再生能源变得越来越困难,但客户需要在这些市场扩大业务以满足低延迟和高可用性要求,这与政府的“东数西算”概念相契合 [9] - 公司将继续利用并购作为获取有价值资产和资源的工具,2022年将更专注于收购更成熟资产的项目,未来18 - 20个月是收购更多小平台的好机会 [28][29] - 公司将继续多元化客户群体,提高零售客户占比,目标是2022年零售客户占比从20%提高到30% [52][5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经营环境充满挑战,但公司仍专注于执行商业计划、提高效率并抓住关键机会 [7] - 市场需求水平与去年相似,但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大型企业转向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 [21] - 客户迁入受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如COVID - 19封锁和供应链问题,但需求是真实的,一旦外部条件改善,客户将加快迁入 [22][23] - 政府的“东数西算”政策对公司是利好消息,政府鼓励新基础设施建设,认可低延迟产品的必要性,公司有能力抓住未来各种机会 [23][24] - 公司对未来三到五年的增长有信心,若政府政策或宏观环境改善,市场将加速增长,增长基数在20%以上 [28] 其他重要信息 - 由于煤炭价格上涨,一线城市市场火电电价上涨约10% - 20%,公司将约一半的成本增加转嫁给客户,预计今年电价暂时上涨将使利润率下降约1.0% - 1.5% [14] - 私募市场数据中心资产估值下降,公司在收购时较为谨慎,主要关注北京、深圳等地的数据中心项目以及一线城市周边带能源配额的土地,以中高个位数倍数完成交易或达成最终协议 [4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对需求的最新观察,以及COVID - 19和新政策对迁入和新订单的增量影响 - 需求水平与去年相似,但需求结构从大型企业转向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目前谈论迁入情况还为时尚早,受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一旦条件改善,客户将加快迁入 [21][22] 问题2: 政府“东数西算”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 该政策对公司是利好消息,政府鼓励新基础设施建设,认可低延迟产品的必要性,公司有能力抓住未来机会,且该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现有资源 [23][24] 问题3: 2023 - 2025年公司的增长率以及EBITDA利润率情况,以及今年的并购策略 - 公司每年新增约9万平方米有机预订的目标不变,若政府政策或宏观环境改善,市场将加速增长,增长基数在20%以上;并购是重要工具,去年主要收购有价值资产和资源,今年将更专注于收购更成熟资产的项目,未来18 - 20个月是收购小平台的好机会 [27][28][29] 问题4: 客户租赁决策过程是否有变化,政府行动对客户IT决策的影响,以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客户兴趣百分比 - 客户有自己的IT逻辑和部署逻辑,短期内不会改变,碳中性政策不会对客户行为产生太大影响,一线城市低延迟市场需求仍然强劲;公司对东南亚市场的发展势头感到兴奋,短期内有望获得一些成果,下半年已有客户口头承诺 [32][33][35] 问题5: 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是否需要更多资金以及未来的融资方式,以及除公用事业成本外,今年利润率是否还有其他潜在风险,绿色能源是否会产生额外成本 - 若有好机会,公司有能力获取资金,历史上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目前不担心中期资金问题;收入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是客户迁入,难以预测;利润率方面,电价上涨是主要因素,预计是暂时的,随着市场自由化,电价最终可能下降 [38][40][42] 问题6: 中国市场数据中心资产私募市场估值是否有变化,以及公司愿意承受的最大杠杆水平 - 私募市场估值下降,公司收购时较为谨慎,以中高个位数倍数完成交易;公司尽量通过项目融资出售数据中心,单个项目稳定后债务与EBITDA比率约为3 - 4倍,合并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会波动,但由于项目融资合理,即使达到6 - 7倍也较为舒适 [46][47][49] 问题7: 公司未来有机增长情况,为何2022年为8.5万平方米而非之前预期的略高水平 - 公司以稳健和保守的方式提供市场指导,9万平方米仍是指导目标;2022年将更专注于多元化客户群体和选择高价客户 [52] 问题8: 2022年新增容量的零售与批发组合情况,以及是否有目标组合 - 零售客户增长快于预期,是健康的趋势,2022年零售客户占比目标从20%提高到30% [54][55] 问题9: 除电力外,还有哪些通胀因素影响利润率,公司将通胀成本转嫁给客户的难易程度以及客户的反馈 - 主要是电力影响利润率,电力问题预计是暂时的;公司约50%的收入产生面积采用电力单独计费,将电价上涨转嫁给客户操作复杂,目前部分自行承担,中期可能受益 [57][58] 问题10: 2022年120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中用于并购的金额 - 预计约40亿元人民币用于并购,2021年底资产负债表上有20亿元人民币与之前收购相关的递延和或有对价,今年第一季度有一笔收购 [60] 问题11: 广州100万平方米项目收购中,已开发面积和对价情况,以及从少数股权转为多数股权的时间 - 该交易复杂,涉及多个地点,需满足业绩条件才能从少数股权转为多数股权,可能需要今年或明年完成,部分对价为递延支付,该项目组合非常有价值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