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营收19.1亿元,其中公有云收入12.9亿元,企业云收入6.166亿元 [15][22] - 调整后毛利润6840万元,调整后毛利率3.6%,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 -7.7% [16][25] - 总成本同比下降12.1%至18.4亿元,其中IDC成本降至10.3亿元,解决方案开发和服务成本增至4.898亿元 [24][25] - 调整后总运营费用降至5.07亿元,研发费用降至1.908亿元,销售和营销费用降至1.201亿元,一般及行政费用增至1.961亿元 [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达54亿元,本季度资本支出4.509亿元,预计全年资本支出在15亿元以内 [26][27] - 计划在90天内进行不超过3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是董事会授权的1亿美元回购计划的一部分 [27] - 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总营收在19.5 - 21.5亿元之间,环比增长2.3% - 12.8%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有云业务因主动缩减CDN服务,CDN业务总账单同比下降30%,剔除CDN服务后,计算和存储服务同比增长5.3% [15][22] - 企业云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低于预期,主要因4 - 6月疫情反复,项目部署进程放缓 [16][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据麦肯锡报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市场,预计2025年中国公共云市场将从2021年的320亿美元增长到900亿美元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核心战略包括聚焦核心行业、推进产品技术、坚持中立立场、提升专业解决方案和项目部署能力 [8][9] - 未来将聚焦核心技术领域,提升产品实力,专注可扩展和可复制的产品 [11] - 业务发展上,继续深耕选定行业,谨慎探索新领域,利用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优势 [12] - 销售方面,采用集成解决方案驱动的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13][14] - 加强与战略股东的合作,探索多维度合作机会 [14][15] - 行业竞争格局基本无重大变化,虽与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竞争,但2B服务行业并非赢家通吃,公司在金融和医疗保健等领域有优势 [39][4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外部经营环境具有挑战性,但数字化转型带来中长期机遇,云服务市场有强大发展动力 [10][11] - 短期业绩受复杂外部环境压力,但坚信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基础,对全云战略和行业领先地位保持积极态度 [21] - 预计业务在第四季度及以后逐渐稳定,市场环境恢复正常后有望改善 [2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按计划推进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计划,7月27日提交招股说明书和A1文件 [2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中公有云和企业云的营收规模假设,以及企业云项目招标进度的最新趋势、对今年剩余时间招标节奏的预期及对未来营收的影响 - 第三季度CDN业务将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比仍将下降25% - 30%,公有云计算和存储服务将环比增长,企业云业务将逐渐环比增长,大部分重要项目将在第四季度完成,收入转化需要时间 [32][33][34] - 4 - 6月疫情导致企业云招标和部署活动延迟,目前商业活动有所改善,但难以全面估计疫情的持续影响,预计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 [35][36] 问题2: 公有云和企业云的竞争格局是否有变化,业务何时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是否影响ARPU或客户数量,以及调整后EBITDA何时达到盈亏平衡 - 竞争格局基本无重大变化,虽与巨头竞争,但公司在2B服务行业有可比优势,未来将继续专注有限垂直领域 [39][40][41] - 难以确定业务能否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疫情使云服务行业从追求营收增长转向追求更平衡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42][43] - 原计划通过提高效率和削减CDN业务亏损来改善毛利率和EBITDA利润率,预计第四季度单季度非GAAP EBITDA利润率转正,但疫情影响了实施进度,未来将努力提高毛利率,并对研发进行必要投资,EBITDA利润率达到盈亏平衡的时间可能会延迟 [4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