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17.2亿美元,核心增长13%,报告基础上增长8.4%,外汇带来4个百分点的增长逆风或7600万美元,定价贡献超3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且环比改善 [6][18] - 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27.5%,较去年提高150个基点 [6] - 每股收益1.34美元,同比增长22% [6] - 预计全年营收在67.5亿 - 67.75亿美元之间,代表核心营收增长9.9% - 10.3%,提高全年每股收益指引至5.06 - 5.08美元,同比增长17% [26]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在17.5亿 - 17.75亿美元之间,核心增长10.3% - 11.8%,汇率带来5个百分点的逆风,并购贡献0.1个百分点,非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1.38 - 1.40美元之间,同比增长14% - 16% [26][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LSAG)营收10.2亿美元,核心增长18%,液相色谱(LC)和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LC/MS)产品实现高20%增长,光谱业务实现低30%增长,化学试剂和耗材、细胞分析和气相色谱(GC)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9] - 安捷伦CrossLab集团服务营收3.59亿美元,核心增长10%,服务增长在服务合同、预防性维护、合规、教育和信息企业服务等方面较为广泛 [12] - 诊断与基因组学集团(DGG)营收3.4亿美元,核心增长3%,临床癌症检测和下一代测序(NGS)业务的稳健业绩部分被Q PCR产品组合中的新冠检测逆风所抵消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制药市场增长16%,生物制药增长18%,小分子药物增长14%,生物制药占整体制药业务的38%且预计该比例将随时间上升 [7][21] - 化学与能源市场增长22%,由化学品和先进材料领域推动,塑料和包装化学品以及半导体和电池市场对先进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 [7][21] - 食品市场增长11%,美洲和中国市场表现强劲 [7][21] - 环境与法医市场增长11%,美洲市场因PFAS检测资金增加而增长,中国市场在上海封控后GC和GC/MS业务恢复速度超预期 [7][22] - 学术与政府市场增长5%,符合预期 [22] - 诊断与临床市场增长2%,若排除新冠相关收入下降的影响,本季度增长为中个位数,中国市场增长29%,美洲市场增长11%,欧洲市场增长6%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One Agilent商业组织战略,以进一步推动以客户为中心和业务增长 [16] - 公司持续推出创新、差异化的新产品,加速数字订单增长和新客户获取 [16] - 公司在质谱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收购PSS加强和拓展先进材料和生物制药产品组合 [11][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多元化优势明显,团队执行力出色,业务势头持续,对全年和第四季度业绩充满信心 [6][16][27] - 中国市场需求强劲,公司团队在上海封控后迅速恢复生产和发货,预计第四季度将实现剩余递延收入的交付 [8][19][20] - 欧洲市场是关注领域,但目前未看到明显下行信号,制药和化学能源业务需求依然强劲 [33][34] - 公司对NASD业务的长期市场和业务发展轨迹充满信心,尽管Train B生产线建设因供应链问题略有延迟,但预计2023财年末将达到产能 [14][41][4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发布2021年ESG报告,以新形式展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进展 [15] - 公司在ASMS会议上推出多款重要的LC/MS和GC/MS仪器以及生物制药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受到客户好评 [10][11] - LSAG业务在本季度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包括6560c i - Mobility LCT系统获得《科学家》杂志最佳新光谱产品选择奖 [1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LSAG业务运营利润率扩张的驱动因素以及表现突出的领域 - 运营利润率高得益于高于预期的营收带来的杠杆效应以及定价策略,LSAG产品组合整体价格提升超3个百分点 [29] - 本季度光谱业务表现突出,特别是原子光谱领域,得益于市场动态和过去几年的创新成果,LC/MS业务也表现出色 [30][31] 问题2: 欧洲市场的消费环境和需求担忧 - 第三季度欧洲市场核心增长6%,若排除俄罗斯业务限制带来的2个百分点逆风,实际为8%的高个位数增长,目前未看到明显下行信号 [33] - 制药和化学能源业务需求依然强劲,订单漏斗健康 [34] 问题3: 第三季度核心订单增长情况以及对2023年的初步看法 - 公司业务有增长势头,第三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但全球和中国的积压订单仍在增加,为2023年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目前暂不适合讨论2023年的具体情况 [37] - 从历史数据来看,核心增量处于正常范围,2023年NASD业务有一些启动成本,但增量方面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38][39] 问题4: NASD Train B生产线延迟的时间和供应链问题的具体情况 - 延迟时间为一到两个月,主要是由于所需的专业钢材部件缺失,如阀门等,导致部分工作无法完成 [41] - 基于目前情况,预计2023财年末该生产线将达到产能 [42] 问题5: 第四季度指导的顺序假设以及2023年的一些变动因素 - 第四季度指导较为谨慎,将部分递延至Q3的中国收入提前确认,同时将Q1收入提前至Q4,预计本财年将实现全部5000万 - 5500万美元的递延收入,考虑到供应链挑战和新冠情况,两位数的核心增长既良好又谨慎 [45][46] - 积压订单的收入可见性约为3 - 6个月,定价将持续影响2023年业务,预计积压订单将比正常情况更强,定价对增长的贡献将更高 [49][50] 问题6: LSAG业务中LC业务增长的终端市场和地理区域特征以及订单流向2023年的情况 - LC业务增长是广泛的,生物制药和制药领域表现出色,地理上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食品和环境市场也是LC和LC/MS的大用户 [54][55] - 客户对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感兴趣,如PFAS领域,预计该领域将持续增长 [56] 问题7: 聚合物标准服务公司(PSS)收购的贡献以及对LSAG业务的增强作用 - 目前该业务规模不大,年化收入估计不到1000万美元,是Q4指导中0.1%的贡献来源 [59] - 战略上,公司与PSS有长期合作关系,PSS在聚合物业务方面表现出色,随着聚合物科学从先进材料向生物制药领域拓展,公司可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全球业务布局加速业务发展 [60] 问题8: 中国市场收入提前确认的驱动因素、需求追赶情况以及长期增长的看法 - 收入提前确认得益于中国团队的非凡努力,员工在工厂吃住,保障了全球GC生产和产品进出口,使业务得以恢复 [65] - 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增长能力持乐观态度,Q2订单增长率超20%,Q3增长29%,第三季度仍有积压订单,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增长,潜在的政府刺激措施可能带来积极影响,核心私营和商业部门的需求可持续 [65] 问题9: 化学与能源(C&E)业务的长期前景 - 该市场结构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变化,虽然仍与全球GDP情况相关,但存在长期需求,特别是在先进材料领域,如电池技术、可持续材料、半导体和生产本地化等方面的投资,预计该行业的增长率将高于几年前 [68] - 公司在C&E业务领域是领导者,对产品组合有信心,该领域的投资有望持续多年 [69][70] 问题10: 价格增长的因素、客户接受度以及公司对资产负债表杠杆的态度和并购意向 - 价格增长是因为年初提价后,订单积压需要时间消化,目前看到的是价格实现情况,提价是为了覆盖物流和材料成本的增加,未收到客户明显的抵制,订单增长强劲,取消订单率低,实际提价幅度高于年初预期 [72] - 公司愿意承担比历史上更大的交易,优先投资自身业务,但也在寻找并购机会,并购管道健康,虽然市场动态有所变化,但认为有优质资产可供选择,为合适的交易适度提高杠杆是可以接受的 [75] 问题11: 供应链情况、第四季度指导是否考虑积压订单减少以及制药预算是否存在提前拉动情况 - 供应链挑战仍然存在,但公司团队应对出色,订单取消率极低,已找到应对价格变化的方法,情况可能正朝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但仍具挑战性 [78] - 第四季度需求预计持续强劲,订单有望继续增长,由于中国业务的递延情况,积压订单可能会略有减少,但不意味着市场放缓 [79] - 目前未看到制药预算提前拉动的情况,订单率稳定,团队专注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终端市场工作流程 [82] 问题12: 化学与能源业务中化学品客户的可持续性、《芯片与科学法案》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先进材料业务本季度的增长率 - 化学品客户的情况可能在欧洲地区有所不同,欧洲市场增长相对较慢,但整体来看该业务具有可持续性,化学品业务为先进材料领域的供应链提供支持 [84] - 《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为公司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在PFAS检测、半导体制造的上下游环节,涉及光谱、质谱、LC/MS和耗材等业务,但具体受益时间取决于资金释放情况 [87][88] - 先进材料业务本季度增长率超过30% [88] 问题13: NASD业务本季度和下一季度的情况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合作情况 - 本季度NASD业务有计划内的停产,预计Q4将恢复强劲增长 [90] - 市场上治疗性寡核苷酸的应用正从罕见病扩展到更大患者群体的疾病,公司业务订单情况良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91] - 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与APC和默克等公司合作,将在线LC和LC/MS技术引入生物加工和制造领域,对该领域前景乐观 [94][95] 问题14: 中国市场的需求环境和营收趋势以及利润率方面定价和成本的影响 - 中国市场订单摄入在本季度较为平稳,营收方面由于新冠封控影响了产品进出和生产,Q3前几周较慢,之后团队努力使业务恢复,5月产能较低,7月产能恢复并满足了现有需求和部分递延需求 [98][99] - 利润率同比提高150个基点,其中毛利润率提高50个基点,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运营费用方面的杠杆效应贡献100个基点,定价主要用于覆盖成本,高于预期的营收带来的增量推动了毛利润率的改善,公司将继续通过运营费用杠杆提高整体生产率 [102] 问题15: NASD业务在Train B生产线建设完成后的利润率情况以及资本分配的展望 - NASD业务在Train B生产线建设完成后利润率情况良好,接近公司平均水平 [103] - 公司的资本分配方法未变,优先内部投资以实现增长,然后寻找增值并购机会,若无合适机会,也不会闲置现金,历史上通过股票回购实现了约2%的每股收益增长,未来仍将遵循这一优先级,同时致力于增加股息 [105]
Agilent Technologies(A)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