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rriott International(MAR)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全球RevPAR同比增长34%,全球入住率达65%,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全球平均每日房价(ADR)增长11% [4] - 美国和加拿大RevPAR同比增长26%,入住率达66%,提高8个百分点,ADR增长10%;国际RevPAR较22年第一季度增长63%,ADR增长16%,入住率达64%,提高18个百分点 [10] - 大中华区RevPAR在本季度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5%,中国大陆已完全恢复 [10] - 总毛费收入达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0%,激励管理费(IMF)几乎翻倍至2.01亿美元,超过2019年第一季度23% [11] - 非RevPAR相关特许经营费达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主要因联名信用卡费用增长18% [12] -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11亿美元,创季度新高 [12] - 预计全年美国和加拿大RevPAR增长6% - 9%,国际RevPAR增长22% - 25%,全球RevPAR增长10% - 13% [14] - 全年总费用增长13% - 16%,非RevPAR相关费用增长4% - 7% [14] - 预计全年一般及行政费用(G&A)为9.15 - 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 - 5%,仍低于2019年水平 [14] - 全年调整后EBITDA增长13% - 18%,调整后每股收益(EPS)较2022年增长19% - 26% [14]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约为8.9亿美元,截至3月底向股东返还超12亿美元 [15] - 预计2023年投资支出为8.5 - 10亿美元,包括收购City Express品牌组合的1亿美元及面向客户技术的投资 [15] - 预计2023年向股东返还36 - 41亿美元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休闲需求和ADR强劲,第一季度休闲细分市场临时客房夜数同比增长12%,ADR增长8% [5] - 集团需求强劲,美国和加拿大2023年全年集团收入较2022年增长26%,第二至四季度集团客房夜数增长9%,房价增长7%,收入增长16% [5][6] - 美国和加拿大商务临时需求略有恢复,ADR显著上升,第一季度商务临时收入自疫情以来首次超过2019年水平 [6] - 万豪旅享家会员基数达1.82亿,联名信用卡表现良好,全球卡收购量同比增长35%,全球卡消费增长16% [7] - 数字平台表现出色,移动应用用户同比增长31%,数字客房夜数增长17%,数字收入增长26%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亚太地区RevPAR显著恢复,推动全球RevPAR增长 [4] - 大中华区RevPAR在本季度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5%,中国大陆已完全恢复,但国际航空运力仍低于2019年水平 [10] - 国际航班运力预计在第二季度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40% [11] - 跨境旅行全球持续上升,但仍比2019年低几个百分点,亚太地区有望带来更多增长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加强万豪旅享家忠诚度平台,扩大会员基础并提高客户参与度 [7] - 预计今年总客房增长约5.5%,净客房增长4% - 4.5%,未来几年恢复至中个位数净客房增长 [8] - 收购City Express品牌,进入高增长的适度定价中高端市场,计划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及全球其他地区扩展该品牌 [8] - 关注技术投资,提升员工、客人和业主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和收入 [27][28] - 继续寻求品牌收购和有机增长机会,填补地理和品牌架构差距 [55][56] - 加强数字平台建设,提高直接预订份额 [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未影响旅游需求,各客户细分市场需求持续上升,远期预订情况良好 [5] - 第二季度预计受益于国际市场的强劲同比增长,尤其是亚太地区 [13] - 下半年公司财务表现预测的能见度较低,高端预测反映全球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旅游需求持续强劲;低端预测反映全球经济在下半年显著放缓,最后两个季度全球RevPAR与2022年基本持平 [13] - 酒店融资环境短期内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酒店融资具有韧性,酒店贷款表现良好 [16][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计划于9月27日在迈阿密举办自2019年初以来的首次分析师日活动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国激励管理费(IMF)的全年预期及与特许经营费等其他费用增长的关系 - 第一季度IMF几乎翻倍,亚太地区RevPAR大幅恢复是主要驱动因素,若达到指导高端,全球激励费用有望超过2019年峰值 [20] - 中国内地RevPAR在本季度已完全恢复至2019年水平,但主要由国内需求驱动,预计随着国际需求的回归,激励费用将继续增长 [22] 问题2: 开发商是否会增加对公司财务支持的请求 - 公司一直会收到财务支持请求,但主要资本需求的高级贷款部分通常不是公司提供支持的领域,目前公司投入交易的资本水平变化不大,主要是银行贷款意愿暂时放缓 [24] 问题3: 数字或技术投资对消费者和员工体验以及长期收入和利润率的影响 - 从员工角度,未来技术设计将更直观,有利于吸引人才并让员工更深入地与客人互动 [27] - 从客人角度,可让员工快速无缝地解决客人问题 [28] - 从业主角度,新技术可提高运营效率、增加收入 [28] - 这是一个多年的过程,会影响今年的投资支出 [30] 问题4: 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管道如何影响净单位增长的能见度 - 持续强劲的转换业务有利于提高管道能见度,转换项目开业时间短,国际市场对转换业务的接受度增加 [32] - 公司积极寻求多单元组合转换策略,预计将继续成为团队的重点领域 [33] 问题5: 非RevPAR费用相对于核心费用的发展趋势 - 2023年非RevPAR费用预计增长4% - 7%,主要是联名信用卡费用,与持卡人数量和平均消费有关,目前持卡人数量增长带来的增长更多 [36] - 住宅品牌费用在三到五年内增长良好,但因住宅开业时间不同而有波动 [37] 问题6: City Express在RevPAR层级中的位置及在美国等其他市场的增长潜力 - City Express可让公司进入中高端市场,该层级RevPAR和价格定位低于Fairfield等品牌 [39] - 有机会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加速增长,公司正在探索其在其他市场的适用性和增长潜力,美国即将推出中高端价格的新建筑长期住宿产品 [39][40] 问题7: 商务临时客房夜数与2019年相比的百分比变化 - 商务临时客房夜数较2019年下降约1%,但房价表现出色,特别是特殊企业费率的重新谈判 [43] 问题8: 如何看待豪华和经济细分市场RevPAR同比下降的情况 - 美国和加拿大第一季度豪华费率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结构变化,全球豪华ADR在本季度仍增长4% [46] - 公司在经济细分市场参与度低,该市场波动相对较小,公司对豪华需求仍感到满意 [47] 问题9: 新的资本回报预期与中期杠杆目标的关系及目标值 - 公司一直处于投资级杠杆目标的低端,资本回报增加主要来自预期EBITDA和现金流的增加,即使在指导低端,公司对处于杠杆目标低端仍有信心 [52][53] 问题10: 品牌推出和小规模并购的平衡及机会 - 基本战略未变,过去并购常帮助公司进入新地理区域或填补品牌架构差距,未来将继续寻找机会,但会保持估值纪律 [55][56] - 公司通过并购和有机增长相结合的方式扩展品牌架构,取得了良好效果 [57] 问题11: 对入住率的看法及是否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 全球入住率在本季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指导高端,预计RevPAR增长将在ADR和入住率提升之间较为均衡;低端则反映全球经济下半年显著放缓,RevPAR与去年下半年基本持平 [59] - 与2019年相比,入住率差距在缩小,3月美国和加拿大及全球均仅相差2个百分点,原因包括客房数量增加和行业收益管理的改进,预计最终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60][61] 问题12: 第一季度通过万豪旅享家会员的入住率及在线旅行社(OTA)的入住率变化 - 第一季度全球会员渗透率为53%,美国为60% [64] - OTA入住率约为11%,与疫情前相当,自疫情前以来,数字渠道份额增长了600个基点,万豪所有直接渠道份额增长了100个基点,OTA份额基本持平 [64] 问题13: 捆绑度假村费用显示价格是否会造成竞争劣势及其他酒店公司是否会效仿 - 公司只是进一步明确和提高费用披露的透明度,并非隐藏费用,公司很高兴能在行业中引领费用披露的透明度 [66] 问题14: 未开工建设的60%管道项目的融资情况及风险 - 已开工建设的项目预计已完成融资,未开工的60%项目融资是一个持续过程,管道项目超50%在国际市场,对高级贷款融资依赖较小 [69] - 美国剩余项目主要是有限服务的特许经营物业,银行仍愿意考虑对强大品牌和成熟市场的项目提供贷款,预计随着酒店业务表现和酒店贷款相对表现良好,建设将恢复,管道项目未出现异常流失 [69][70] 问题15: 非美国的八个国家的信用卡业务情况及全球扩张机会 - 美国信用卡业务带来的费用占比最大,但国际市场的信用卡消费和持卡人数量增长迅速,如日本、韩国等,这对酒店业务增长有利,公司将尽可能在更多国家推出信用卡 [72] 问题16: 20万间在建客房中未来三年预计开业的比例 - 公司没有具体比例数据,会密切关注项目进展,对客房开业数量有信心,包括在建项目和转换项目 [75] 问题17: 转换项目中因销售和业主自主选择转换的典型比例 - 过去十年左右,两者比例可能相对均衡,但会随经济周期波动 [77] 问题18: 中国新建筑开工的势头及是否能抵消美国融资逆风 - 中国边境刚刚开放,经济刚开始加速,现在谈新建筑开工还为时过早,但一些暂停的在建项目已重启,审批量和谅解备忘录签订量在加速,所有领先指标都很鼓舞人心 [81] - 约15%的中国管道项目有国有企业参与,有助于项目资金来源 [82] 问题19: 美国激励管理费(IMF)的前景 - 第一季度美国IMF几乎翻倍,增长主要来自高端酒店集团和商务临时需求的回归,预计随着集团需求的强劲,美国和加拿大及国际的IMF将继续增长 [85] 问题20: 中国市场的细分情况及对欧洲夏季旅游的看法 - 预计欧洲夏季酒店需求旺盛,预订模式良好 [88] - 大中华区目前超90%业务为国内业务,随着航空运力改善,预计出入境旅游将增加 [88] - 中国市场各细分市场的恢复情况与其他地区相似,但特殊企业和商务临时需求的恢复速度比美国快 [89] - 中国政府放宽签证政策,将有助于增加国际入境旅游 [90] 问题21: 混合旅行趋势是否减弱 - 从每周各天的恢复数据和与客户的交流来看,混合旅行目的的趋势没有放缓迹象,这对公司业务有利 [93] 问题22: 指导意见中高低端差异对北美和美国以外市场的影响 - 住宿需求与GDP增长高度相关,新兴经济体如印度的GDP增长与美国不同,经济衰退的影响也会不同 [95] - 美国的复苏进程比亚太地区更靠前,若出现经济放缓,亚太地区受影响可能较小,若第三和第四季度出现经济放缓,RevPAR将与2022年基本持平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