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resh2 (FRES) - 2020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Fresh2 Fresh2 (US:FRES)2020-09-11 00:0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财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10万元人民币(约60万美元),较390万元人民币增长3.4% [5][9] - 毛利润为180万元人民币(约30万美元),较160万元人民币增长13.1% [9] - 净亏损为5610万元人民币(约7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490万元人民币 [5][9] - 毛利率为45.3%,高于去年同期的41.4% [9] - 基本和摊薄后每股亏损为5.12元人民币(约0.7美元),去年同期为4.03元人民币 [9] - 收入成本为220万元人民币(约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30万元人民币下降3.5% [10] - 上半年偿还大量债务,目前仅余600万元人民币 [10] - 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5390万元人民币(约7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20万元人民币增加143% [10] - 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120万元人民币(约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0万元人民币 [11] - 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5890万元人民币(约83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090万元人民币 [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商业化两款新产品,包括具有显著市场潜力的免疫检测产品 [6] - 美国圣何塞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开发测试途径对一项新型测试进行认证,并在主要供应商设备上对新冠抗体测试进行认证,计划下半年商业化该测试 [7] - 美国费城新实验室已投入运营并获得CLIA认证,有望近期开展临床研究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知识产权和专利组合方面持续积累,巩固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 [13] - 公司在癌症筛查市场的优势包括在中国商业化超五年有先发优势、美国市场商业化今年更全面、拥有大量样本数据、能以较低成本进入市场 [26][27][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上半年面临新冠疫情挑战,但公司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6][7] - 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美国疫情缓和,新产品贡献收入以及癌症检测业务持续增长,公司对下半年技术和业务持乐观态度,预计有更多验证、更多客户、收入增加和整体财务表现改善 [13][1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管理层的发言包含前瞻性陈述,受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公司受1995年《隐私和安全诉讼改革法案》中前瞻性陈述安全港条款保护 [4] - 公司可能提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发布的G条例所定义的非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指标 [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肺癌五年研究新数据是否会推动CDA检测成为肺癌治疗后复发监测的新标准 - 公司认为市场最终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CDA技术在复发监测方面具有成本效益和效率优势,且有望在其他癌症类型中得到验证 [17] 问题2: 随着癌症类型验证增多,未来是否会推动儿科癌症研究 - 公司已开始将儿科癌症筛查作为检测产品线的一部分进行研究,但目前尚未公布相关信息,后续会公开 [19] 问题3: 新的免疫检测产品线在新冠疫情过后会关注哪些其他疾病 - 公司开发的免疫检测基于临床已批准和验证的测试,采用整体方法,结合癌症CDA技术,通过算法得出0 - 75的单一分数,评估个体免疫系统,可检测包括癌症、过敏反应等多种疾病 [21][22][23] 问题4: 公司正在开发的新冠检测通常需要多少血液 - 通常需要1cc,最多2cc,为标准血滴样本 [24] 问题5: 公司在下一代癌症筛查拥挤市场中有哪些优势,以及下半年预计的收入增长情况 - 公司优势包括在中国商业化超五年有先发优势、美国市场商业化今年更全面、拥有大量样本数据、能以较低成本进入市场 [26][27][28] - 公司对下半年收入强劲增长有信心,原因包括中国疫情得到控制业务恢复正常、新增产品特别是免疫检测产品获得市场认可、CDA技术检测数量增加、产品定价能力增强 [30][31] 问题6: 管理费用中与IPO相关的非经常性费用大约是多少 - 与IPO相关的费用约为1940万元人民币,与股票补偿相关的成本为175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490万元人民币 [33] 问题7: 美国圣何塞和费城实验室未来1 - 12个月的预期里程碑是什么 - 近期将积极营销新冠检测,预计60 - 90天内产生收入;下一步是获得实验室开发测试(LDT)批准,以便在美国全面商业化CDA产品,预计2021年初可通过LDT批准直接从CDA检测中产生收入 [35][36] 问题8: 中国CFDA III类医疗器械审批进展如何 - 公司约一年半前提交申请,已获得分类为III类;目前正在进行测试等效性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重复性等工作,还需完成校准液相关工作和内部准确性及重复性测试,之后将机器提交指定测试中心,再与最多三家中国医院进行临床数据收集,预计还需一年半时间获得批准 [38][39][40]